金银花
古人对中草药的命名,小心谨慎的样子完全不亚于给人起名。
每个人的名字,往往都有特殊的意义。
或是寄托着父母美好的希冀,或是拥有 的纪念意义,或是包含深刻的文化底蕴。
名字,是我们与人交往的 张名片。我们娓娓道来自己姓甚名谁,并向他人解释名字的来历,不知不觉间,就拉近了和他人的距离。
不过,你知道吗?古人对中草药的命名,小心谨慎的样子完全不亚于给人起名,也是大有学问的哦。
中草药的命名方式,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
依药用部位命名
中草药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因此最常用的命名方式,就是根据中草药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位命名。
以根茎入药的药材,如白茅根、板蓝根等;
以枝入药的药材,如桑枝、桂枝等;
以叶入药的药材,如大青叶、桑叶等;
以花入药的药材,如金银花、洋金花等;
以果实入药,如栀子、槟榔等。
栀子
2
依产地命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生长一方植物。自古医家就有道地药材的说法,非常重视药材的种植地、种植环境和水文等。因此,不少中草药的名字都和产地有关。
3
依形态命名
顾名思义,根据形态命名的中草药,和象形文字一样,多是“象形”植物。例如状似人形的人参、貌似尖刺的皂角刺、形似蝴蝶的木蝴蝶、像鞭子一样的马鞭草等。
木蝴蝶
4
依人名或传说命名
许多人的名字都有典故,一部分中草药的名字也不例外,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使君子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姓郭名使君的大夫,善用此药治疗小儿疳积,故以此命名。
何首乌
据说古时候有位姓何的老先生,吃了此药后头发变黑,故称其为何首乌。又因在夜间看见何首乌的地上部分自行缠绕,并且吃了有安神入眠之效,也把它叫做夜交藤。
夜交藤
杜仲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杜仲,人名也。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固此名之。
刘寄奴
此药为宋高祖刘裕发明,以他乳名“寄奴”命名,多用于跌打损伤。
5
依颜色命名
古代中医提出了五色理论,分别是青赤*白黑五色,对应五行,进一步对应五脏。有一部分中草药的命名也以这五色为依据,根据外形颜色命名。
6
依气味或味道命名
以气味命名的中草药不在少数,例如檀香、木香、鱼腥草等。同时,古人将味道分为酸、苦、甘、辛、咸,味道不明显的称之为淡,也命名了一部分中草药。例如,五味子因“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以此命名。
五味子
酸味药物——酸枣仁
苦味药物——苦参
甘味药物——甘草
辛味药物——辛夷
咸味药物——昆布
淡味药物——淡竹叶
7
依功效性命名
在药品命名规则出台之前,很多现代医药都喜欢用功效命名,例如泻立停、皮炎平、止咳糖浆等。其实,很多中草药也多用这种方式命名。例如益母草,治疗妇科疾病;决明子,清肝明目;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泽泻,生长环境在沼泽,有祛湿利水的功效。
决明子
8
依进口地命名
古代对外来药材的命名,一般会加上“胡”、“番”等字。
9
依十二生肖命名
顾名思义,就是从鼠到猪,以十二种动物来命名中草药,取其谐音或者用其别名。例如鼠粘子、牛膝、虎杖、菟丝子、龙胆草、蛇床子、马齿苋、淫羊藿、猴姜、鸡血藤、狗脊、猪苓等。
菟丝子
看了这么多,你了解中草药如何命名了吗?
,学堂菌要提醒大家:生病找医生,用药找药师,不管是药物或者身体上的疾病问题,一定要找专业且合格的医药从业人员咨询,千万不要误信偏方,错误用药 我们的身体。
想了解更多有关中草药的故事,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或者登录学堂在线,搜索“中草药与生活的奇幻旅程”学习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