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那年走进大山的秘密三

二十多年前,有一群人叫做师范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成绩优异,出身贫苦。他们毕业时才十八、九岁,他们走到乡下,走入农村,走进深山,扎根老少穷边远地区,就用自己的血色青春,在那些地方默默地上演……

本小说根据真人真事进行创作,是一代师范毕业生的命运用血泪凝结而成的故事,献给所有师范生!

文/于凡诺

第三章父亲

在李校长的带领下,大家一顿飞奔而去。

顺着马路跑了一段,很快就拐进了山,大约又转过了几个山头,终于跑进了一处山谷里。然而映入眼帘的一切,立刻让人惊呆了。眼前现出一条被洗劫一空的路径。这条路上花草树木几乎全部被推摧残,推倒了,极少数没倒下的也早已经东倒西歪。到处是沙石*泥。

李小明的家呢?

仔细看,不远处一间房屋只露出一点点在外了,其余全部都压在了淤泥中。而那正是李小明的家。

大家各自就地寻找工具,抓紧刨土,时间紧急,分秒必争。

李校长刚说完,从不同的方向又来了十几个人,大家扛着铁锹,铁镐,锄头等等工具来了。

杨小叶一开始在搬石头。后来有人陆陆续续送了工具过来,他就拿了一把铁锨干起活来。

还是人多力量大。

不到半个小时,房屋就渐渐地全露出来了。

三头死猪。

一头死牛。

两条死狗。

……

人们在不停地报数,只是声音越来越哽咽。

每次报数,

越是到最后,所有的人都在屏息,

大家都在期盼,却又都很紧张。

大家期盼能有什么奇迹出现。

发现床,发现被子,

听到这里,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报告现场清理完毕,没发现人影。

直到这最后一个字落地,很多人才缓缓舒了一口气。可是随即又被另一个问题深深折磨,人到底去哪里呢?

轰的一声,突然一堵墙倒了。

接着又是一堵墙倒了。

“大家小心,撤到外围去。”

人们刚走远一点,说时迟那时快,整间屋子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就一齐往下崩塌,最后望过去,就仅仅剩了一堵墙还在。

眼看着一间屋子就这么没了,现场的人们,几乎每一个人心底都堵得慌。

大家又继续小心翼翼在四处搜寻了一会儿,

“没有。”

“没有人。”

随后,人群中就有人辞行,不一会儿功夫,很多人就自行散去了。

最后只剩下了李校长和杨小叶几个人。

“怎么办,李校长?”杨小叶问道。

“我再看看吧。”李校长说道。

在原地休息了好一会儿。李校长还不放心,又以房子为中心,在周边大范围内细细查看了一番。

“你们也先走吧。”李校长送走了其余几个人。

“杨老师,你也先回去洗干净吧,毕竟你是一个教师,走到哪里,都要代表着教师的形象。”

“李校长,那您呢?”

“我在这里继续搜查一会儿,或者说等等李小明父母的消息,最后我还要在地上写几个醒目的大字,让李小明他爸妈紧急到大队找我。”

“我相信他们还活着。”

回到学校,打了几桶井水,正准备烧水时,发现仍然是没有电的。

好在天气还不是太冷。

事实上,南方的九月初,艳阳高照的时候,还很热。

当即三下五除二,用水洗刷,洗了个干净。

休息了一会儿,正在琢磨着解决电的问题时,老校长回来了。

“李小明父母没事,他们全家人都去走亲戚了,凑巧晚上下大雨赶不回来。一大早就听人说他家里塌了,早饭还顾不上吃,紧急就往家赶。没想到,离开前一个好好的家,竟成了这样的惨状。油盐柴米,电视、洗衣机、冰箱,自行车、摩托车,现金、存折等等,事实上,家里李明他妈还用自动保温的电炖锅炖着一锅排骨了。现在,这一切,全没了。仅仅一个夜晚,一场雨,一个家,就全没了。”

“一家人抱头痛哭了。”

“随后,李明他爸蹲在一个角落,一个劲地抽闷烟。李明他三岁的妹妹不懂事,一直在嚷嚷要吃早餐,冷不防地竟被他爸抽了一巴掌,嗷嗷的哭。”

“可怜啊,就算人没事,好端端的一个家也已经全毁了。”

“要重建家园,恢复到之前的水平,恐怕一家人又得搭进去八九年,甚至更长。”

“好在现在村里已经在清理腾出一间房子给他家暂时居住了,村里给了一点补助,村长还带头给他家捐了不少米面粮油。县里的以及其他各界的救助,相信很快也会进来。”

“杨老师,没想到你刚来,我们就遇上这样的事情。”

“不用担心我,我能够理解。平日我们都经常开玩笑,常说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今天9月1日,是第二天报名了,明天第三天会来很多人。后天开学,今天这个事我得先去处理一下,顺便调查一下这次学校受灾学生的总体情况。”

“学校这边,就只能辛苦你一个人处理了。下午估计来的人不会太多。”

“哦,还有,学校的电暂时是不会来了。主要是村里小青山那边的变电站被雷电打坏了,技术人员说关键部位烧了不好修了,要换新的。保守估计,这一两三周全村都会没有电。我给你弄了很多煤球来,已经烧上了,这会儿应该差不多烧起来了。你过来,我给你示范一下,教你怎么使用。”

杨小叶跟随李校长来到厨房。

果然见一个简易的烧煤铁灶立在那里,上面一壶水已经烧热了。

“你看,这个铁灶下边有一个气门,你拧动这个盖子,控制住通气孔,控制火量。最低要保留一个通气孔,否则就会灭了。当然盖子全打开,煤火燃烧达到最旺。有时候,观察一下,还需要用铁钳子把煤炉最下边烧化的煤球硬块捡出来。当最底下一个煤球完全烧化了,就在上边加一个煤球。平时上边烧一壶水。这样,就能保证随时都有热水用。”

“还有,杨老师,这边是柴火,”李校长推开另一扇陈旧柜子的门,“这里头还有一些干松香片,每次一小片就行,用来引燃柴火。”

细细交代完毕,李老师拔腿就走。

没想到,李老师前脚刚走。天公不作美,又淅淅沥沥地开始下起雨来。

下午的人确实很少,眼看时间就快接近下午三点了,来的家长一共也就四五个的样子。

杨小叶这次有经验了,先把各年级的收费标准写好了,然后让孩子从花名册找到自己的姓名。再根据孩子的情况,把相应的收费情况告知家长。家长们都很配合,有时候仅仅问一两句,然后就在一旁默默看老师检查孩子的暑假作业。

当这些家长们都带着各自的孩子离去,教室里很快又变得静悄悄的。杨小叶又等了好一会儿,向学校外边望去,一个人影也没有了。

“收工。”杨小叶暗自嘀咕了一声。

忽然,只见校门外又来了一个家长,牵着自己的儿子。

杨小叶,已经非常熟练报名过程了,于是按部就班,谁知道,突然听懂了孩子父亲说了一句,“昨天的水也太大了,去县城的班车在一个拐弯处给冲倒了。”

“班车给冲倒了?”

“是啊,幸好当时车上没多少人。不过最可怜的就是李强家了,据说他为了救女儿,最后竟然活活被洪水冲走了。”

“李强?哪个李强?是不是学校外边那个强师傅,开拖拉机的,有个儿子叫虎子的?”不知道为何,杨小叶内心一动,一连串词,就像连珠炮似得,从嘴里喷射出来。

对方看了杨小叶老师一眼,竟然咳嗽起来。

在那一瞬间,不知道为何,杨小叶竟然非常希望对方说一个“不是。”

“是的,正是他。”

“他家里知道消息了吗?”

“他一家人正在嚎啕大哭了,我刚刚从他们那边路过,听说了这件事,还帮忙安慰他们老人、孩子,所以来学校晚了一点……”后边的话,杨小叶竟然完全没有听见去。

他机械式地为这位家长报了名,一个人似乎麻木了,他的心里一直在想,“这下子,该怎么办?”

“虎子怎么办?燕子怎么办?强师傅的父母怎么办?”

一个大男人就这么撒手去了,身后遗留下这一大摊子事情,怎么不叫人焦心。

杨小叶越想越是沉重,竟然有些*不守舍了。

虽然强师傅这个人和他非亲非故,其实也并不熟,实际上他认识强师傅也不过才两三天,直接打交道也不过两三回,而且都是简短的对话,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很深的交情。

然而,一听到他出事了,自己立刻就坐立不安起来,这是为什么?!

“立刻去强师傅家看看吧。”

杨小叶简单收拾了一下,临出门突然想起一件事,就用粉笔在大门上写了一句话,李校长,我去强师傅家了。一写完,杨小叶立刻就走了。

两三公里的路,今天似乎格外远。

再转过一个山头,走进一条小路,远远地还未靠近强师傅家,就听见了一阵阵的哭声。

这哭声悲苦而凄凉,在这山谷里回荡,

这是人世间最深的悲痛,

令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还没进门,一股巨大的痛苦涌上杨小叶的胸口。

这个家一片凌乱,桌椅板凳全部乱了套。

地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东西。

整个屋子里,大人们在哭,小孩子也在哭。

燕子眼睛红红的,肿得老高。

杨小叶走进去,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虎子的肩膀。

“杨老师。”虎子的声音很沙哑,看得出已经哭得太久了。

“杨老师,我怕。”

“虎子,别怕,老师在这里,老师陪着你。”

“虎子,你是男子汉,不能再哭了,你要坚强,要照顾爷爷奶奶,要照顾好姐姐。”杨小叶自己也不知道,为何脱口而出的竟然是这样一句话。也许此情此景,不经历过,就没有那种无能为力伤痛欲绝的感觉,人的生命真的是太渺小了,太脆弱了,杨小叶自己还刚刚从师范毕业,完全没有一点经验,这时候内心都是慌的,也真的不知道说什么,要如何安慰虎子。

过了好一会儿,杨小叶拉着虎子走近燕子。

“姐姐。”虎子轻轻地喊了一声。

燕子看了弟弟一眼,抱着弟弟又哭了起来。

“燕子……”

“杨老师,我没有爸爸了。”燕子哽咽着,说了一句,又哭了起来。

听到这句话,杨小叶没有说话。

良久,燕子的哭声渐渐小了一些。

“杨老师,我真的后悔啊。为什么要回家啊?本来我在学校好好的,好好的我什么要回家啊?其实天气还不是很冷,我完全可以晚一点回来拿衣服的。”

燕子对杨老师说道:“杨老师,本来被水冲走的人是我,我爸爸不顾一切救了我,才被水冲走的……”

听着燕子喃喃自语似得说了很久,杨小叶老师也拍了拍她的肩膀。

“燕子,你别内疚了。这不怪你。你要坚强,你要好好地活着,才对得住你爸爸。你还要照顾好弟弟,爷爷奶奶。”

“杨老师,没有爸爸了,我真的很怕……”

“别怕,燕子。”说出这句话,杨小叶的手心里竟捏了一把汗,因为他其实也不知道,他在这一瞬间为何竟然有底气说出这句话?或者,这大概就是一种形势使然吧?

“杨老师,我恐怕读不成书了。我不想读书了。”

“杨老师,我爸爸太难了。”

“燕子,傻姑娘,你知道你爸爸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吗?”

“他一定不希望你不读书。”

“杨老师,每次看到爸爸咬紧牙关拼命,我心里很疼,我发誓绝不让爸爸失望,所以我拼命地学习,所以从小到大我都是第一名,这次在蓼水河二中,我又得了一等奖。”

“是啊,你是爸爸的骄傲,你读好书,才是你爸爸最大的心愿。”

“现在,你要给弟弟树立一个榜样,所有的困难和挫折都是一种磨砺,你要更加顽强地努力,更好地完成你爸爸的心愿。”

“咳咳咳。”突然里屋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爷爷。”燕子惊叫一声,跑了过去。

得知儿子的噩耗,其实最伤心的莫过于这两位老人了,老年丧子。

燕子的爷爷瘫坐在一张竹椅子上,刚刚大概是什么东西刺激了喉管,正在不住地咳嗽。

燕子的奶奶神情沮丧,木然地依偎在一处灰暗的墙角一动不动地盯着门口发呆。

几乎转眼之间,人生最痛苦的三件事,其中两件就发生在眼前,

对于这一对老人来说,老年丧子。

对于燕子、虎子姐弟俩来说,少年丧父。

看着黯然神伤的两位老人,看着孤苦无依从此漂泊江湖的两个孩子,此时此刻,即使是对于杨小叶这个毫不相干的外人,他都立刻感受到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巨大的深深的悲恸袭来,他忍不住就要大哭一场了。

杨小叶也没有经验,他不知道怎么做才好,他只是默默地陪伴在燕子、虎子身边,一只手紧紧地握住燕子的手,一只手紧紧地拉住虎子的手。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门口一阵人影晃动,

李校长来了。

他拉了拉杨小叶,“谢谢杨老师,你能在这里。”

“李校长,他们……”杨小叶一阵哽咽。

“杨老师,不用说了,我知道了。”李校长拍了拍杨小叶的后背。

杨小叶的眼泪终于顺着脸颊悄悄滚落了下来。

李校长悄悄地把燕子拉到一旁,

“燕子,这件事是个意外,不怪你。相反,如果不救下你,你爸爸会内疚一生。作为父亲,都会这样的。”

“燕子,你一定要坚强,你一直都是最优秀的。现在这个家,你是顶梁柱了。你一定不能自暴自弃,你的弟弟,你的羸弱多病的爷爷奶奶,都还在指望着你啦。”

“现在从村里到镇里,沿着这条河,我们都安排了人,都在积极寻找你父亲。一有消息,会立刻告知我们。”

村长正在陪两位老人聊天,他说了很多,努力地想引起两位老人的注意,分散他们的痛苦。

还有很多男人和妇女来了,突然其中有一个人说:“大家搭把手,一起收拾一下这个家。”于是这些人,都动手帮起忙来。

很快,屋里被收拾地干干净净,一切井然有序,一堆炉火也烧了起来。

然后大家挨个来安慰燕子和虎子。

“虎子。”

“大娘。”一个慈祥的老妇人刚进门,就喊虎子,原来是虎子的大娘来了。

大娘一把抱住虎子,就哭了起来。“我苦命的孩子啊。”虎子也哭了起来。

等到她和虎子哭了半响,大家纷纷拉住她,“屋里的大人孩子们,大家劝导着,刚刚才好一点。你怎么又哭起来了。”

“燕子。”

“舅舅。”燕子的舅舅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就赶来了。

又是一阵哭声。

后来,

也不知道是谁送来了几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孩子们,你们饿了吧。先吃点东西。”一位慈眉善目的大娘小心地招呼着孩子们。

在大家的规劝下,虎子终于开始吃了。

燕子动了动筷子,没有再动了。

“燕子,你要带好头,先吃点东西,这个家的未来就在你肩上了。”

两位老人,都是看着食品,没有动筷子,神色稍稍没有先前那般僵硬了。

“李校长,村长,常会计,阿力,你们也来吃点面条吧。”

“二嫂,三叔,来吃点面条。”

大家都推说已经吃过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屋里的人群来了一拨又走了一拨。大家都没说什么,很多人只是安慰了一下虎子燕子,看了看两位老人,静静地放下了自己的一点心意,有鸡蛋,有面条,有猪肉,还有现金的。现金都给了李校长,让他帮忙收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屋里只剩下了几个妇女,李校长,杨小叶了。

“杨老师,你也累了。你吃一碗面吧。”李校长说道。

几个妇女也附和着说道:“杨老师,你才刚来,真难得你能这样,岩寨村的人感谢你!”

“杨老师你吃吧。”

“不知道为什么,吃着面,总是感觉一股异样的东西。”杨小叶突然想,也许这将是这辈子最难忘的一碗面了。

吃过面。

“杨老师,你先回学校去吧,看看门窗,我担心今夜还会有大风,等过几天我会找村里的师傅加固一下所有的门窗,处理一下房顶漏水的事情。”

临走之前,杨小叶拍了拍虎子的肩膀。

看了看燕子,和两位老人。

“没事,放心去吧。这里有我们呢。”几个和善的妇人轻轻地说道。

接下来的时间很快,似乎一转眼,两三天过去了。

这一天上午,杨小叶刚刚给三年级的孩子上完课。

李校长招手喊他进屋。

一进门就说:“杨老师,现在有一个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帮忙处理一下。”

“李校长,您说。”

“杨老师,我听过你的档案简介,你原来就是蓼水河二中毕业的。因此大家商议了一下,在村里做点工作,我们这些乡下人是可以的。但是要出远门,有些事需要一个能说清楚说利索的人去。我这已经走不开,想来想去,现在只有让你送燕子去上学。因为她的心情不太稳定,你要一路好好地开导她。到了学校,你去跟老师说明实情,尽量帮燕子她争取一点补助。这是村里和乡里开的证明。你一起带上。至于燕子家里的两个老人医疗费还有虎子的学费,村里乡里正在开会研究,已经报送县里,相信问题不久就会得到解决。你告诉她不用担心。”

“至于这边的孩子们,我先看几天。”

“什么时候出发?”

“明天早上八点左右,村里已经打好招呼了,班车特意开到这附近的路边,接送你们。”

“好的。”

看到燕子的第一眼,杨小叶吓了一跳。仅仅过了两三天,燕子明显整个人就瘦了一圈,双眼无神,精神萎靡,从头到脚,整个人整个肤色都有点灰暗。

“燕子,”“燕子。”杨老师轻轻地叫了两声。

直到第二声燕子似乎才回过神来,她看了看杨小叶,点了点头,说道:“杨老师,您好。”

“燕子,我知道你难受,但是你一定要坚强,尤其是现在,你要为你的弟弟作表率,要让你的爷爷奶奶放心,要让你的爸爸不要对你有遗憾。这样的意外,谁也料不到,但是既然已经发生了,请节哀顺变吧。”

“杨老师,我对不起爸爸。”

“杨老师,我真的不想读书了。这几天,我一点都读不进去了,我担心去了学校也是一样,会跟不上老师。我想去打工挣钱。”

“燕子,任何人遭遇了你这样的事情,都会是这样的。不要怕,坚强的人要从挫折中站起来,而不是被困难彻底击倒了。”

“只要你及时调整心情,以你的基础,你的聪明才智,读好书一点问题都没有。杨老师相信你,李校长相信你,大家都相信你。你为什么不相信自己?”

“傻孩子,你才多大点?什么单位或者企业敢接收你?”

“再说了,第一你没有知识,第二你没有技术,第三你没有特长。你凭什么打工?你又能打什么工?”

“杨老师,可是爷爷奶奶每月都要钱治病,弟弟上学也需要钱,我上学也需要,接下来的高中、大学,怎么办啊?”

“燕子,一定有办法的。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首先,我们自己一定要相信能解决,自己不能先倒了。现在,村里乡里正在紧急开会研究,已经把你家里的情况报送县里了。我这次送你去学校,就带了村里乡里的证明,除了送你,就是去跟你的老师,跟学校领导讲清楚你家里的情况和经历,争取学校的支持,解决你读书的后顾之忧。”

“杨老师,可是我还是很担心,现在,我只要一闭上眼,就能看见洪水,还能听见爸爸的呼喊声。”

杨小叶一愣,他的脑海里飞速地旋转,他好像在哪里看见过一篇相关的文章,可是此时却一点也想不起里边的内容了。没办法,先救急,不能让燕子觉察出自己的停顿,想到哪说到哪里吧。

“燕子,你一定要挺住,要转移视线,学会强迫自己不要去想,要使自己忙起来。用忙碌来代替掉胡思乱想,要相信,慢慢地时间会医治好所有的创伤的。”稍稍停顿了几秒,杨小叶接着说道:“还有,燕子,你已经十五岁了,有很多事情必须你自己扛,别人是帮不了你的。”

“燕子,只要还活着,坚强地活着,没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的。”

“杨老师,我的心里好像有一块冰。你看看我的同学,为什么同样是人,同样是学生,同样是孩子,凭什么我就要经历这么多?我真的想不明白,杨老师,如果说我妈妈走的时候,我还小不懂事,都不知道哭。现在我爸爸又走了,可他是为了救我,是我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水冲走的。杨老师,你说,我能做什么?我究竟能做什么?”

杨小叶没有说话,他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

“杨老师,你说,为什么,老天对我们家,对我这么残忍?”燕子一边说,一边又轻轻地哭了起来。

杨小叶默默地站在燕子身边,突然手心里一热,原来他自己的眼泪悄悄地也滚落下来了。

在那一瞬间,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仿佛燕子成了他,他就是燕子。

想当年,自己不也是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接到消息,说父亲在田地里突然晕倒,幸好被一个养鸭人路过时无意中看见了。养鸭人一开始还以为看走眼了,不放心走近一看,才发现大事不妙。他父亲也因医院,经过医生的治疗,侥幸抢救回了一条命,可是留下了大量的后遗症。从此不能下田地,不能接触冷水,不能暴晒太阳等等,医生说得很严肃。

然而,对于一个乡下人,对于一个常年在地里刨土生存的农民,医生的话,这不就是等于要了他的命吗?

也就是在那一回,家里几乎被父亲的医药费洗劫一空,还欠了亲戚朋友们很多钱。

父亲曾经在一次喝酒之后,暴怒说:“为什么要治他?为什么要浪费这么多钱去治疗他?他说他恨我们!”

这些年来,也真的不知道,父亲自己有多内疚,渐渐地除了喝酒,他清醒的时候,常常叹气,而且还时常背着家人,偷偷地下地,然后伤了痛了,一声不吭,他不想让家人知道,实际上家里人又怎么能不知道呢?只是怕他发火,有时候是妈妈,有时候是他,远远地跟着看着自己的父亲罢了。只是父亲他自己不知道而已,当然这么一来,也不知道他自个受了多少罪。

在爸爸背后,妈妈常常暗自一个人抹眼泪。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句话真的字字是泪啊。

所以他每次从学校回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地抢做家务,悄悄的看好弟弟和妹妹,同时辅导他们功课,以减轻妈妈的负担。

“燕子,我给你讲讲我父亲的故事吧。”

“您的父亲?”燕子好奇道。

“是的,我的父亲,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读了师范,就是因为我有一个令人很无奈的父亲。最令人瞧不起的的就是,明明家里啥也没有,他还喜欢一顿昏天暗地的胡吹海吹。

父亲家里有六弟兄,三姐妹,他排行老五。

小时候,他的成绩特别好。可惜上了一中读到高二之后,父母亲竟然双双去世。家里的兄弟姐妹们就分了家。因为没人负担,他就开始退学回家,自谋生路。

从学校退学后,有一次因为缺乏社会经验,不懂防备,在给一个陌生人指路时,禁不住对方花言巧语打听,一高兴,就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告知了对方。结果那个人是一个被台湾方面收买的坏人,把这些信息一一记载进了一本笔记本中。

事情爆发的时候,他正在婚礼现场。对象是他的高中女同学。如果不出意外,结婚后,他将成为当地的代课教师。

就在那时候,那个坏人被抓,坏人的笔记本被没收。他于是被打成了反革命,隐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危险分子,老家的革委会更是紧急出动,把他从婚礼上用麻绳捆走了。

这一捆,就是十年的不白之冤。从此,他受尽了种种苦楚,十年以后,才最终因为证据不足得以释放。

出来以后,身体垮了,干不了农活,于是四处拜师学艺学了理发修表修理自行车等等手艺,从此靠走南闯北谋生活。

前一段姻缘已经告吹。

后来阴差阳错,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小他十二岁的姑娘成婚了,这就是我妈妈。

在我印象中,大概自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老爸就喜欢喝酒,而且跟谁都能喝,随意炒几粒*豆或者花生米,就能喝上一壶,一旦喝了一点酒,就狂能侃。还有几次喝多了,就胡言乱语,发酒疯。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嗜好,就是超喜欢与人玩象棋残局,与人对*,虽然*的额度并不高,但是常常是整日整夜不归。每逢这样的夜晚,倘若遇上什么刮风下雨打雷天气,我娘和我、我弟弟、妹妹,一家人就会在家里担惊受怕。我们也不敢去打扰他,因为我们去喊他,他都暴跳如雷,非打即骂。所以最后,我们都不敢去惊动他了。

我父亲也有偶尔表现好的时候,那就是非常少有的日子,大概他感觉自己确实做得不太好,于是想努力做好一点。就对我们和颜悦色一番,然后认认真真在家里干起活来。

可惜,一旦他喝上酒,或者有人来喊他去玩棋对*,他往往一犹豫就又去了,然后旧病重发。

记得有一天,老爸喝了酒,正在狂吹。然后我正好在外边玩了回去,不知道做了一点什么,老爸就被触怒了,然后用了非常恶*的语言来辱骂我,无端被骂,也是奇怪,以前被骂都是逆来顺受,但是那一次当时我就火冒三丈,立刻把桌子一拍,怼了回去。大意是老爸你能不能讲点道理,有个做长辈的样子。

结果他被彻底激怒了,还拿了一把椅子砸我。

当然,我跑出去了。最后,我在树林里度过了几天,最后饿得不行了才回了家。这几天简直就像经历了一场炼狱,我一直在思考,未来会怎么样?我需要一个怎样的未来?我会如何改变?

还有一次,

有一位经常跟他喝酒的朋友不知道为何收了一张假钞,然后委托他拿着去市场乘乱用了。结果收到假钞的人,一个妇人家,问了好多人,亲自找上门来了,我爸爸还想否认。我实在看不惯,就把自己的零用钱全部拿出来,换下了那个妇人手中的假钞。

妇人走了。

父亲又是数落了我一番。

当然,客观地说,父亲是一个很有自己理想抱负的人,历史文化的知识非常丰富,但是他早年遭遇的一些不平,造成了他心灵的阴影,可能导致了他性格的扭曲。或许,眼前的一切并不是他想要的,但是想要的东西,他又做不到。

或者说,他想与现实和解,也做不到。

他想突围而出,也做不到。

从而就只剩下了自吹自擂,麻醉自我逃避和选择病态的象棋残局对*,以淡忘内在浓郁的憋屈和愤懑不平。

不知道从何时起,

我开始怀疑他说的话了,

大约就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年龄。

从此以后,我越来越讨厌他吹牛。我也连带讨厌喝得醉醺醺不管他人死活的人,讨厌自吹自擂的人,讨厌下象棋对*的人。

我的记忆中,大约就是从中心小学五年级开始,每个学期我都要拖欠学费。一想起拖欠学费,我的脸就火辣辣的,我就感觉低人一等。很多时候,开学了,我都是只能悄悄躲在后边,不敢进教室。

在我的内心底,有一种深深的不自信感,自卑感,如果溯源大概就是来源与此。

对于一个父亲,你没办法选择。

作为孩子,我们只能做好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很残忍的,但是身为穷人的孩子,我们自己无能为力,无从选择。

大概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就感觉一旦我不努力读书,我就将没有书可读。

于是那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开始自觉发奋读书。

因为父亲的缘故,我和弟弟妹妹们,都比较害怕他。如果他在家里,我们都不太愿意呆在家里。

于是读书出去,就成了我最后也是最好的选择。

家里的条件,因为全靠母亲一个人,勉强维持着生计。每个学期的学费,几乎全靠家里的两头老母猪。说也奇怪,每次开学前后,两头猪都会生上一窝小猪。卖了之后,再加上平时卖鸡蛋、做灵活的积累,勉强够交学费。

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两件事。第一件事,小学六年级毕业。老爸说:‘都读到六年级了,学的东西也差不多了。如果考不上学校,就不用学习了。’这句话对我有极大的影响,每次我一想起这句话,就倍感恐惧。

当我考入县城最好的蓼水河二中后,老爸还曾说,要是跟不上,就别念书了,咱家养不起,别浪费那个钱了。十几岁的人了,已经是一个劳动力了。

幸好我坚持,

因为我认为,如果我不读书,不读好书,那么我的这一生就彻底完了。

我不想留在农村,我不想成为一个新的文盲。

顶着各种巨大的因素,在初三那一年,是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选择。就是报考师范。我喜欢读书,我想,假如我当了老师,我就可以一辈子读书,再也不用担心别人不让我读书了。

不过当年报考师范。

这其实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

是压住了我的理想,违背了我自己的天性的。

因为我太害怕,我完全没有自信,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我完全没有一点安全感,我感觉假如自己继续读高中,家里稍有风吹草动,我就会被迫退学,然后重蹈父亲的覆辙,将来也就完了,只能继续一种悲惨的人生。

好在,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

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直到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一家人都是挺高兴的,父亲仿佛也变了一个人似得,整个家似乎都获得了某种解脱。

不过,直到现在,我仿佛有点懂了父亲。也许,在我的内心我一直想找个方式与他和解。”

还没说完,车来了。

看着燕子的难受,杨小叶心底其实也没有底,脱口就说了自己父亲的故事,但是究竟能给燕子带来什么改变。能否安慰,或者慰藉,或者某种启示,都是未知的,或许能转移一下燕子的注意力。

因此,杨小叶讲得很认真,因为这些都是他的亲身经历,所以讲到深处,往往情不自禁,仿佛成了他在倾述,他第一次把深藏在内心底,从未说过的那些话,自己从小懵懵懂懂的成长、摸索、恐惧、悲愤、失望和无助,一股脑儿吐了出来。

听着听着,渐渐地,燕子的神情似乎没有那么凄冷了。

突然,燕子说了一句:“杨老师,想不到,你也是一个可怜人啊。”

“燕子,过去是不可以选择的,尤其作为一个孩子,是没办法选择家庭,也是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现在,选择未来,选择未来自己想要的生活。重点就是我们必须要抓住现在的一切机会,绝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轻易被困难击倒。”

一上车,不久之后,燕子就沉沉地睡过去了。

“这孩子,大约好几天都没睡好觉了。”杨小叶脱下自己的外衣,轻轻地盖在燕子身上。

“燕子是我教过的最优秀的孩子,我不能看着她就这么消沉荒废,看着她萎靡不振、一蹶不起。”李校长的话,回荡在自己耳边。想着想着,大概是说了这么一通话,杨小叶忽然觉得自己也有点累了。

19岁那年走进大山的秘密

目录:

第一章草地上的砖房子

第二章白杨梅熟透了

第三章父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qingyea.com/dygx/12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