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佩兰
解暑化湿;辟秽和中
—佩兰
佩兰(EupatoriumfortuneiTurcz.)为菊科植物佩兰(兰草)的地上部分,多年生草本,高40-cm。又名鸡骨香、水香(《本经》)。以全草入药。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
多年生草本,高40-cm。根茎横走。茎直立,绿色或红紫色,下部光滑无毛。叶对生,在下部的叶常枯萎:中部的叶有短柄。
叶对生,在下部的叶常枯萎;中部的叶有短柄,叶片较大,通常3全裂或3深裂,中裂片较大,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1.5-2.5cm;上部的叶较小,常不分裂,或全部茎叶不分裂,先端渐尖,边缘有粗齿或不规则细齿,两面光涌或沿脉疏被柔毛,无腺点。
每个关状花序具花4-6朵,花白色或带微红以,全部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外面无腺点,先端5齿裂;雄蕊5,聚药;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2裂,伸出花冠外。瘦果圆柱形,熟时黑褐色,5棱,长3-4mm,无毛无腺点;冠毛白色,长约5mm。花、果期7-11月。
性味:
味辛;性平。①《本经》:味辛,平。②李杲:味甘,性寒。③《医林纂要》:苦辛甘,寒。④《本草再新》:味苦辛,性微凉,无*。
归经:
入脾、胃经。①《纲目》:足太阴、厥阴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③《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阴虚、气虚者忌服。①《得配本草》:胃气虚者禁用。
解暑化湿;辟秽和中。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①《本经》:主利水道,杀蛊*。
②《翟公炮炙论》:生血,调气与荣。
③《别录》:除胸中痰癖。
④《开宝本草》:煮水以浴,疗风。
⑤李杲: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胆’字疑为’脾’字)瘅。
⑥《纲目》:消痈肿,调月经。
⑦《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性健胃、发汗、利尿药。用于冒寒性头痛,鼻塞,神经性头痛,传染性热病,腹痛,腰肾痛,结石等。
⑧《中药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治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口中甜腻,口臭。
治脾瘅口甘:兰草(煎汤服)。(《素问》)
治五月霉湿,并治秽浊之气:藿香叶一钱,佩兰叶一钱,陈广皮一钱五分,制半夏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酒洗),厚朴八分(姜汁炒),加鲜荷叶三钱为引。煎汤服。(《时病论》芳香化浊法)
治秋后伏暑,因新症触发:藿香叶一钱五分,佩兰叶二钱,薄荷叶-钱,冬桑叶二钱,大青叶三钱,鲜竹叶三十片。先用青箬叶一两,活水芦笋二两,煎汤代水。(《增补评注温病条辨》七叶芦根汤)
治温暑初起,身大热,背微恶寒,继则但热无寒,口大渴,汗大出,面垢齿燥,心烦懊憹:藿香叶-钱,薄荷叶一钱,佩兰叶一钱,荷叶一钱。先用枇杷叶一两,水芦根一两,鲜冬瓜二两,煎汤代水。(《重订广温热论》五叶芦根汤)
关键词:膳食
解暑化湿
佩兰藿香茶
辟秽和中
鸡肉佩兰粥
调理经期
清炒佩兰
佩兰又名千金草,温补滋养抵千金。
(科普来源:中医药网图片部分取自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