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立冬到。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三日寒、四日暖”,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降温后又回暖;“立冬补冬,补嘴空”,北方吃饺子,南方吃鸡鸭鱼肉;尽量早睡,不熬夜。
“立”是“开始”的意思,我国古代有“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的说法。也就是说,从立冬这天开始,冬天就要开始了。
11月7日,立冬。气温低的冬季气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气温的降低会刺激交感神经,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这会引起糖尿病友血糖的波动。天冷后人们食欲增加,如不注意控制进食的总量和种类,往往会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怎么办?其实,治疗和生活中还有许多细节问题,都是糖尿病患者朋友们冬天需要引起注意的。
坚持用药才有效
糖尿病患者用药应因人而异,该用什么药、该怎么用,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糖友们心里都有个谱。这里要提醒患者朋友注意的是,合理用药,还需持之以恒。冬天因为气候寒冷,有些患者朋友可能会贪恋温暖的被窝而不愿起床,容易错过吃药或打胰岛素的时间,甚至干脆忘掉了,须知这样很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导致病情控制出现反复,使之前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治疗成果毁于一旦。
饮食控制须记牢
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容易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人们的食欲普遍大增,这也是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一旦难以控制食量,就会导致进食过量,容易使病情加重,出现血糖升高,甚至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饮食方案,有饥饿感者,可适当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制品,多吃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
适当运动少不了
运动可以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抗寒和抗病能力。适当运动,也可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对调节血糖、稳定病情十分有益。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冬天即便是天气变冷了,适当的体育活动仍然必不可少。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择舒缓类型的有氧运动,并注意定时定量、循序渐进。 选择简单、方便、利于长期坚持的项目,如散步、做操、慢跑、太极拳等。经济条件许可的话也可自备家庭多功能健身器材,进行有计划的多样化运动,如果合并有糖尿病并发症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在运动强度上也要因人而异。每天至少应坚持运动1次,每次至少30分钟。 在餐后1小时~2小时开始运动,尤其早餐后是运动的 时间,因为此时是一天中血糖 的时候。但注意晨练前一定要进食,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
重视运动前热身
天气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收缩,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再加上空气湿度较小,所以使人感到干渴烦躁,感到身体发僵,不易舒展。如果不做热身活动就锻炼,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
所以冬季进行健身锻炼时,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通过慢跑、徒手操和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发热并微微出汗后,再投身到健身运动中。
及时补充水分
冬季气候干燥,在进行户外锻炼时饮水应同夏季一样多。饮用的水可以是普通水或运动饮料。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会喝一杯热咖啡或巧克力再出去锻炼,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因为这些饮料中含有咖啡因,会造成人体失水。
防寒保暖
寒冷的天气,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肌梗死、脑溢血等。如果气温缓慢下降,人体能逐渐适应这种变化,但是如果天气骤然变冷,人们便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天气变化,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会发生不良生理反应,如血糖、血压升高,从而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御寒保暖,及时添加衣服。
谨防感冒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长期病情控制不好,体质下降,抵抗力减低,很容易感冒。且每次感冒,持续时间很长,同时感冒又加重糖尿病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积极预防感冒。冬季感冒常由气温骤降,或是运动大量出汗后未及时保暖而诱发。不过,掌握一定的诀窍,感冒往往也是可以预防的,比如,冬季特别是到流感高发时节,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出门去人多的地方应戴上口罩;用*芪、女贞子或大青叶、贯众、板蓝根等中药用开水冲泡代茶饮;运动量不宜过大,减少出汗后“冒风”的几率等等。
保护双脚
糖尿病容易诱发足部病变,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应特别注意为脚保暖,不能冻伤。睡前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注意修剪指甲,避免甲沟损伤而引起坏疽;选择鞋子应软硬适度,避免过紧、过硬。经常换袜子,保持双脚清洁、干燥。北方冬季路面常有冰雪覆盖,因此应该穿防滑性较好的鞋子,以防摔跤引起损伤。
预防感染
冬季呼吸道、皮肤、尿路感染等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故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洗澡。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漱口。积极治疗呼吸道炎症,皮肤破损及牙病等,以防诱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如酮症酸中*)。
皮肤瘙痒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到了冬季,身上就会瘙痒难忍,这多半是糖尿病患者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瘙痒症。预防瘙痒症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沐浴时,不能使用过热的水,一定要用中性洗浴液和肥皂,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假如患者身上瘙痒难忍,医院看医生,不要用力掻抓,以免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远离烟酒
民间有“烟酒御寒”的说法,再加上春节前后经常走亲访友,糖友们可能很难抵御香烟和酒的诱惑。但须知,烟除了含致癌物质之外,对糖尿病患者的损害主要包括:①香烟中的尼古丁可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②损伤动脉及周围神经,增加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或使已有的并发症加重。③吸烟使血液黏稠,红细胞变形能力差,容易造成血管阻塞,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使冠心病发生的风险进一步增加。酒则可产生大量热能,还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加重肝脏负担,加重糖、脂代谢紊乱,使血糖出现波动。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抵制诱惑,远离烟酒。
勤于监测
冬季为了驱寒,人们饮食方面可能会偏向于吃不少油腻厚味的食物,再加上气候寒冷,户外活动明显减少,以及前述的情绪、感染等应激因素,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如果自觉地经常监测血糖,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糖尿病患者冬季血糖监测一定要勤。
立冬:糖尿病人怎么吃饺子对血糖好?
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季是糖尿患者复发、病情加重、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每年天气变冷时,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会发生不良生理反应。民间有立冬吃水饺的风俗,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饮食治疗是控制总热能的首要原则,那么立冬,糖尿病人如何吃水饺呢?
糖尿病人 选用全麦粉或者混合杂粮面粉制作饺子皮,饺子馅尽量选用含膳食纤维多、热量低的蔬菜,如芹菜、白菜、萝卜、荠菜、蕨菜等。搭配的肉馅可以选择脂肪低的牛羊鸡肉、鱼肉、虾肉或是把瘦猪肉用清水煮过,脱去一部分脂肪后再切成碎肉来用。同时调馅时用的油 橄榄油、玉米油,因为太油腻的饺子易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
糖尿病人吃的饺子,应该薄皮大馅,因为薄皮大馅不但好吃,还可以把每天应该吃的绿叶蔬菜都包进饺子里。饺子皮包前应该称一下,看看克(2两)面粉可以擀几个饺子皮,一般是50克6个。
糖尿病人吃的饺子虽然要讲究荤素搭配,但必须以素为主,12个饺子里一般放75克(1两半)瘦肉,顶多不超过克(2两)。至于究竟是选猪肉、牛肉还是羊肉,则可完全根据自己的口味和民族习俗。专家提醒:为预防冬季糖尿病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不能放松对自身糖尿病病情进行必要的监控和检测,特别是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不能忽视病情。
冬季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可以适当一些羊肉、姜汤等可以御寒的食物,避免机体受到寒冷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