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其实比西医更科学一

有人说中医不科学,原因是他没有经过“小白鼠”实验,所用的药要么是一些枝枝叶叶的草木,如大青叶,桂皮、艾叶、根白皮等,要么是一些平常常吃的常见的蔬菜、粮食,如山药、紫苏、苋菜、大葱、绿豆、生姜、大麦、小麦等。这些平平常常的东西怎么能治病呢?有科学依据吗?医生开的这些所谓的药是不是骗人的啊?这些生活中常吃常见的东西真的能够化腐朽为神奇,驱疾病于乌有吗?

中医虽然没有经过“小白鼠”实验,但他实验的是活生生的人!中医源自于远古的蒙昧时代,它是紧接着中华最原始的哲理而诞生的。中医是依靠自然经验而产生:古人因为吃了一些食物而产生不适,所以会去寻找另一些食物用以中和先前的不适,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经验。从而产生了中医。所以“中和”自身的不适就是中医治病的哲学依据。这人的感受难道不如小白鼠感受的真切,这人的感受就比不上“小白鼠”实验?

还有一种情况,“小白鼠”与我们高级的人是有区别的,适应“小白鼠”的不一定适合我们人类!如传统中医认为巴豆是一味泻药,《日华子本草》云巴豆能“消痰破血,排脓消肿*”。《本草汇言》载其对“留饮痰癖,死血败脓,寒痰哮喘,下嗌即行”。人们在生活中也总结出巴豆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等。可是有的人用现代西医常用的小白鼠实验,却也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有人拿去做小白鼠实验,发现白鼠吃了巴豆非但不泻,反而吃得津津有味。于是得出结论说,巴豆没有致泻功能。

有没有致泻功能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早已说明问题。中医早有记载:“巴豆又称鼠豆,鼠食之不泻”。而我们现代人非要等着要小白鼠点头,小白鼠不点头的话,人们几千年的经验也是白搭。在古代也没有人做过青蒿的成分提成与小白鼠试验,但李时珍在明代就提出“发疟疾寒热时‘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青蒿素现在已走向世界,其功效也已被反复证明。”

西药被西方宣称经过严格的双盲测试和动物老鼠实验,并且是科学的,为什么要以如此快的速度、大量地被淘汰呢?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从西药产生到现在总共生产了多种西药,现在用于临床的西药仅有多种,那么为何会有这么多药被淘汰呢,原因就在于西药的安全性问题,大部分西药会带来不小副作用。而中医为何可以一个方子用几千年,就因为中医的大多方子,都是在人体上实验的经过了几千年的实验,很多方子基本都还是用古人的方子,他经得起考验,相比之下中医药的安全性总体还是安全的,只要严格遵循中医的用药原则,但也不是说中医绝对安全!同样中医药里面有很多也是有*的,所以即使中医中药也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来用,切不可自己乱用!

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眼光来看待中医和西医。中医与西医产生于地球的两端,一个是东方一个是西方,它们植根于不同的土壤之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基础。文化的不同,导致两者在认知途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疗效的评价等等方面产生许多差异,以至相互之间难以调和。西方人认为整体是组合而成的,是可分的,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热衷于走实验研究的道路。这就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喜欢越分越细,内容却越来越多。中国人则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万物是在“一”的基础上衍生的,是在“易”的基础上变化的,因此我们看事物大多从整体入手,强调事物的自然和阴阳属性。这样自然而然的“阴阳五行、易经八卦”也就成了中医的文化与思想基础。

其实,换个角度,如果我们用中医的思维来看西医的话,我们也会发现西医同样是很糟糕。比如西医治疗肿瘤,以前西医采用的方法是单纯的杀灭癌细胞,不分青红皂白地在人体内乱砍滥杀。俗话说“歼敌一千,自伤八百”,一场混战下来,最后发现瘤没了,人也死了。即使人还活着,人体内的病*也败下阵去,可是那些经历了身体内的混战、侥幸生存下来的内脏,却也伤痕累累。因此这样的病人即使把病治好了,但也会因为这样治疗而导致病人身体整体素质每况愈下,其他的疾病又会乘虚而入,更会让病人苦不堪言。在中医人眼里,西医就是“夺命阎王”。而中医不是直接把瘤消灭,而是提出“以正攻邪”、“人瘤共存”,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著名科学家钟南山就一针见血的指出“现在整个世界对肿瘤的治疗理念也向这方面转变,跟中医是有关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qingyea.com/dyjg/13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