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夏季正是淡竹叶生长旺盛的季节,淡竹叶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子呈披针形,像极了竹叶,又名竹叶、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竹叶卷心等。
将淡竹叶洗净晾晒后,可直接泡茶当凉茶喝,可清热解暑。中医认为,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体轻渗泄,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肺热咳嗽、胃热、小便赤涩淋浊,特别是对夏季经常出现的牙龈肿痛效果明显。《伤寒论》记载,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现代实用中药》写道:清凉解热,利尿。需要注意的是,淡竹叶不宜久煎,入食以鲜品为佳。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孕妇及肾亏尿频者忌服。
时值炎热夏季,酷暑多雨,暑湿之气易乘虚而入、侵入人体而导致中暑。可用淡竹叶预防中暑:取淡竹叶、大青叶、埔姜叶、金银花叶各10克,一枝香6克,水煎(或开水泡)当茶饮。
此外,凡外感热病、心烦口渴、热在气分者,可用生石膏、知母、芦根等配伍,以清热除烦止渴。若气阴两伤者,可再加麦冬、人参等,以益气生津。心经热盛下移小肠而致小便涩痛者,可用生地、木通、生甘草梢等配伍,以清心导热利尿。膀胱湿热蕴结小便淋沥赤涩者,可用海金沙、车前子、白茅根等同用,以清热利尿通淋。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
医药养生保健报
作者
邱海林
编辑
刘丹彤
审校
丁毅
往期精彩回顾
警惕:“EB病*”不仅能引起感冒,还有肿瘤!
“多喝热水”真的有益健康吗?
老人出现这些表现,是孤独心理在作怪
久坐人群,抖腿这种“坏习惯”别急着改
高血糖就是糖尿病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