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原森林公园生态不变的基础上,开发林下经济专区,通过集约化生产实现土地产能 化。推广利用林地种植中药材,发展林下特色经济,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推进产业发展,利用药材间的共生关系,按照各自 生长要求,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材种群合理地有机组合在一起,使之产生 的经济效益。
金银花
金银花是大宗中药材常用品种之一,自古被誉为清热解*的良药,现在金银花不单用于药品、保健领域而且越来越多应用于仪器饮料、化妆品、生活卫生用品等领域,用途广、价值高。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短期内效益不明显,因以明知栽种金银花效益好、能致富,但望而却步。
现根据金银花的生长特性,采取扩行缩株、合理密植、间套药材,以“药”养“花”的高效套种模式,达到了“当年栽花当年见效”的目的,为金银花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增加收入来源。
科学密植增产增收
依据金银花品种的生长特性,采用适当扩大行距、缩小株距的栽培方法进行穴栽,既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在一定面积上保证足够的株数,又增强了通风透光条件,从而为提高产量和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在其行距内套种一些生长周期短、根系较浅、株型矮小的中药材品种,达到以药养花、以短养长的目的。
1、大田栽培
秋冬或早春,在选好的地块上亩施有机肥、过 钙、 钾、 氢氯,耕细耙匀,按2米宽作高畦,畦与畦间作宽30cm、深cm的浅沟,在沟内每隔cm挖一深30cm的方穴,穴内四周每一边摆金银花苗1裸,每穴4裸,填土踏实,浇水。亩栽金银花穴,共棵,栽后15天保持土壤湿润,即发芽成活。
2、荒山、梯田栽培
选向阳山坡,从下往上转圈栽培(背阴处不栽),直接刨深45cm,宽30cm方穴,穴施有机肥5kg,栽培方法同上。行距可灵活掌握。若山地土质较好,可采取间套药材模式;若含石沙量较多,不能种植药材,可按行距1.6m,株距1.3m,挖穴栽培金银花。梯田、丘岭也可采用此套种模式。
合理选择间套药材品种
金银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但行内所套种的药材就不同。必须选取株形矮小、生长周期短、见效快、适宜套种的中药材品种。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有关规定,以道地药材为原则。
1、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区,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可套种的中药材品种有生地、板蓝根、*芪、紫菀、甘草、等;金银花进入丰产期后,形成了一定的隐蔽度,可套种喜阴的药材品种有半夏、北柴胡、苍术、等。
(2)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浙江等地区,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可套种的药材品种有桔梗、白术、元胡、白芷等。金银花进入丰产期后,可套种喜阴的药材品种有:半夏、太子参、白术、*连等。
(3)辽宁、北京、天津等地区,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可套种的药材品种有五味子、*芪、板蓝根、等。金银花进入丰产期后,可套种的喜阴的药材品种有苍术、柴胡等。
及时收获提高药材质量
药材品种不同,其最适宜的采收期也不相同。采收期的确需根据各品种的生长习性和栽培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不得因货源紧缺,价格上涨就提前采收,以免导致药效成分含量降低,更不能随意推迟采收期,造成药材木质化加重或腐烂变质。比如,金银花须待花蕾上部膨大,含苞未放,呈青白色时采收最为适宜;板蓝根在当年6~8月收割大青叶,11~12月份挖取根部;甘草待移栽后的第二年秋或翌年早春发芽前收获,其有效成分含量 。
药材套作凸显经济效益
在金银花行间套药材的种植模式可以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仅以金银花生长前期套种板蓝根为例,分析其经济效益:春、夏季节,在金银花2米宽的行距内,离花墩20cm,按常规方法播种板蓝根,当年秋季就可收获板蓝根、大青叶。通过对板蓝根的施肥、浇水管理,金银花从中得到了充足养分而旺盛生长。 年可采收金银花,第二年采收金银花递增,再加上套种药材板蓝根的收入,效益相当可观。第三年金银花已进入了丰产期,经济效益提升一个新阶段。同时,因其形成了一定的隐蔽度,为喜阴惧晒的药材提供了天然的生长条件,故可继续套种一些喜阴的药材品种,可谓是一举多得。此模式也适合林木果园与中药材的间作套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