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复苏的春季,许多细菌、病*等也"跃跃欲试",所以春天是许多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在易感人群中,健康防御系统还未完善的儿童当然是"易感人群,属于重点保护对象"。其中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肠道疾病、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儿童患者明显增多。具体来讲:
大类:呼吸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春季最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急诊就诊患者的80%左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等。
第二大类:过敏性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容易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荨麻疹、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其中以过敏性哮喘最为危急,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生命危险。
第三大类:肠道疾病:因为外出的机会增多,在外吃东西的机会也增多,孩子们时常用脏手吃东西,患肠道疾病的机会会增加。
第四大类:传染性疾病:其实这一类与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的疾病有一定的交差,如风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发病率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
1、春寒袭击,天气忽冷忽热,温差波动大,直接影响小儿机体免疫功能,抗病能力下降。
2、冬天里,身体渐渐对寒冷习惯了,春天天气转暖,气温回升后,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减少,产热降低,抗寒能力减弱。
3、春暖后,自然界微生物"冬眠"后开始"复苏",孳生繁殖,且致病力强。
4、春季里空气干燥,百花盛开,加上风多,花粉、飞絮的扩散量也大,人们外出春游时容易接触过敏源。
针对这些疾病,家长们应注意怎样预防呢?
家长朋友们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时增减衣服。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2、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加强食品卫生,注意餐具消*等等。
3、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婴幼儿必要时要吃点鱼肝油和钙片。
4、充足睡眠。春天易发生"春困",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5、加强室外活动。风和日丽,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小儿造血及免疫功能。
6、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患了感冒,如何治疗呢?
感冒医学上称为"呼吸道感染",多由病*引起,是小儿常见病,据统计低龄幼儿每年平均感冒次数可高达6~10次,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咽痛等,过程一般需3~5天。
感冒的防治:
1、除上面谈及的增强宝宝抵抗力等。
2、感冒时可服用板蓝根、大青叶、双*连等中药,维生素C能增强抗病能力,要多服用。感冒时宝宝要多饮水、多休息,注意合理营养。
3、感冒时不要滥用抗生素。感冒多为病*感染引起,使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如果孩子有反复发热等, 查血常规,根据血常规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免延误病情。
春季腹泻由什么引起,孩子腹泻,应如何处理?
这种在春冬季容易发生的腹泻多半也是由于病*感染引起的,目前研究较为明确的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就是轮状病*,其它还有柯萨奇病*等肠道病*。其实90%的腹泻病儿都不需要输液治疗,只需用口服补液盐即可。一些病儿的父母,在治疗腹泻病的过程中常要求医生给孩子用 和 的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性腹泻非但没有任何治疗效果,还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等一系列不良影响。尽量多饮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糖盐和水分,饮食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必刻意限制饮食,还可以口服肠道黏膜保护剂,止泻药物,同时还可以口服 菌活性剂和双歧杆菌制剂等,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抑制引起肠道疾病的病原菌,保护肠道。但是如果孩子通过自己口服补液等仍有比较明显脱水,家长比较容易发现的比如患儿眼眶凹陷,皮肤弹性差,少尿或者无尿,患儿精神萎靡等等,医院静脉补液治疗。
“春咳”!!!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乍暖还寒的季节,最容易使人感冒咳嗽。要知道,咳嗽咳起来那可是真要命啊!来学学如何止咳护肺,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自由地呼吸。
何为“春咳”
春季气温较冬季高,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加快,此时人体阳气刚刚升发,但防御能力尚不强,又遭遇多变的气温,加上自然界中的各种过敏原,如花草、尘埃比冬季也明显增多,人体的呼吸道受到侵犯后出现咳嗽、咳痰,因时逢春天,故称之为“春咳”。
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我们所说的春咳是指因气温骤变人体在短时间内感受外邪所致急性外感咳嗽,但是若不及时治疗,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病情就可能由外感转为内伤咳嗽,使得病程延长,病情更复杂。
知道了“春咳”是怎么回事,咱们就来学学如何止咳护肺吧~
“止咳神药”的偏方要慎用
烤橘子、盐蒸橙子、大蒜水、川贝蒸梨……感冒咳嗽了,朋友圈里各种各样的偏方就都冒出来了.....
家里有人一咳嗽,家长们就心急如焚,除了吃药外,还到处寻找偏方治病。不过,这些被称为“止咳神药”的偏方靠谱吗?是不是适用于所有人呢?
有些止咳偏方的确有一定的基础药理与保健作用,但治疗咳嗽的偏方循证医学证据不足,只能作为辅助治疗,而有的反而会加重病情。如吃生姜片止咳,生姜性味辛,微温,对于风热咳嗽可能起不到止咳作用,甚至使咳嗽加重。
川贝蒸梨中的川贝性苦、甘、微寒,主要功能是润肺止咳,并不是所有感冒咳嗽都适合。素体阴虚复感外邪所致的咳嗽,出现口咽干燥,咳嗽少痰或没有痰,这类症状的可以吃一些川贝枇杷膏或者用川贝蒸梨水喝。而舌苔厚重,痰湿较重的,如果吃川贝反而会使咳嗽加重,病情反复发作,导致久咳不愈甚至迁延。另外,两岁以下的孩子,由于脾胃功能较差,建议慎用川贝。
辨明咳嗽类型再治疗
“春咳”是外邪侵袭于肺所致,临床上较常见的有风寒咳嗽、风热咳嗽、肺燥咳嗽。起病较急,病程短,一般还伴有外感的症状,像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咽痛、出汗口干等。
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先来学习一下各种类型的辨别方法:
风寒咳嗽常见头痛、恶寒轻热、无汗,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咽痒,咳嗽痰稀色白,舌苔薄白。
风热咳嗽常见头痛、恶风发热、汗出、口渴、咽干、咽痛,鼻流*涕,痰*白而稠,咳痰不爽,舌苔薄*。
肺燥咳嗽常见头痛、发热、口鼻发干,咽痒、干痛,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舌尖红,舌质干而少津液。
风寒咳嗽可服风寒咳嗽丸、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桂龙咳喘宁胶囊等;风热咳嗽可服用羚羊清肺丸、川贝枇杷糖浆、桑菊感冒片、止咳枇杷露等;肺燥咳嗽可选用清金止嗽西瓜膏、秋梨润肺膏等治疗。
外感咳嗽以风热咳嗽多见,少数外感初期表现风寒咳嗽,后期多兼热症,咳嗽日久或素体阴虚之人外感可表现为肺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