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说让我写点娃常用药和临症用法,其实,每个孩子的禀赋不尽相同,病因病机又千差万别,实在没法做到一篇文章涵盖所有。没有亲自用过的药,也不太敢轻易推荐。学识有限,临证经验了了,真的不敢逞能,这里仅将自己给娃用过的和家里常备的儿童用药做一简单列举和分析,希望能有帮助。
市面上的中成药真是琳琅满目,同一种组方可以变换不同药名,就算我这个天天啃医书的都未必能分辨判断,对于根本没中医基础的麻麻们,可能就更难了。通常选择用药,要先辨证,不光要看药品的主治范围,也要仔细阅读组方构成。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与西医大不相同。就我家小丫曾经得过的病名,就够数一数的,普通感冒不算,支气管炎、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等等,医院验血完,根据致病因素不同还要细分为细菌感染、病*感染、支原体感染。中医里其实没有分的这么细,以上这些病名在中医里统称为外感,而选择用药就要根据分辨症状了,是的,中医里面就是根据症状选药,而不是病名选药,这就会出现不同的病用同一种药,或者出现同一种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用不同的药,也就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细心的麻麻们可能会发现,药房里面治疗感冒的中成药里,有解表散寒的,也有解表散热的,有祛风除湿的,还有的写清热解*的,到底应该选哪个?
解表散寒我家常备的是通宣理肺颗粒、风寒感冒颗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种药的组方:
通宣理肺颗粒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甘草、陈皮、半夏、茯苓、枳壳、*芩。组方里紫苏叶、前胡、麻*是解表剂。解表剂就是让闭塞的体表打开,给外邪一个出去的通道。其中紫苏叶、前胡兼具了化痰理气的功效,此外桔梗、苦杏仁、甘草、陈皮、枳壳也属于止咳化痰理气的,*芩清热、茯苓利湿。从药性来说,方中紫苏叶、苦杏仁、麻*、陈皮、半夏、枳壳都属温性,桔梗、甘草、茯苓性平,前胡、*芩属寒凉,这样配伍之后,整个方子的药性偏温,温以抗寒,所以能够起到解表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
风寒感冒颗粒
麻*、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组方里出现了和通宣理肺颗粒相同的药材,重新疏理下这个方子的思路,麻*、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共同完成解表的工作,同时苦杏仁、桔梗、陈皮、甘草、紫苏叶在方中起到止咳化痰、宣肺理气的作用,葛根、干姜、桂枝升阳散寒。
这两种药都是解表散寒的,也就是说要有风寒的表征才可以起效。外感风寒什么样子,大概可以用一张图来体现
哈哈,这张照片大概是小丫1岁左右的一次感冒时拍的。当时的症状就是流清涕,鼻塞,流眼泪,发热,舌苔薄白滑腻。如果家人出现了这个症状,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基本断定是风寒袭表,这时候就可以选以上两种药了。
此处需要重点说明的是,风寒如果没有及时清散干净,很快就会发生传变,如果几天后出现了流浓涕、咳*痰,那么恭喜你,风寒已经郁里化热,需要换药了。
清热解表这类药建议常备小儿感冒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这几种药的配方组成。
小儿感冒颗粒
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方中连翘、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菊花、薄荷疏散风热;生石膏甘寒清热泻火;地*凉血清热,生津止渴;地骨皮、白薇清退虚热;藿香化湿解暑。诸药相合,共奏清热解表之功。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青蒿,赤芍,槟榔,厚朴,*芩,半夏、柴胡、甘草。方中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柴胡都是 的解表剂,与栀子、青蒿、赤芍、*芩、大*相配五共同完成清热解*之功,而厚朴、大*、半夏又可解中焦积滞,对于小儿积食内热导致的大便不通也有很好的效果。
这个药真的很好用,兼具了解表、清热、消积导滞的功能。从书中了解到的和自己育儿的经历来看,往往小孩子是因为积食在先伤了脾胃,导致中焦之气(即中气)不足,外邪才由此趁虚而入。所以在应对外感的同时,兼顾脾胃才算周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平素脾虚便溏的小朋友则不适用。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麻*、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知母、*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这部组方是 的三个经方麻杏石甘汤(伤寒论)、白虎汤(伤寒论)、银翘散(温病条辨)相加而成。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平喘,白虎汤清肺胃之热,银翘散清热解*。除了已知的几味解表剂,石膏、金银花、连翘、*芩、板蓝根、鱼腥草都属寒凉之药,共奏清热解*之效,知母、麦冬则滋阴凉血,因为苦寒的药物通常兼具燥湿,而且内热伤阴,在清热的同时用麦冬给予补阴,整部方子就更加完整了。
虽然以上三种药都可以清热解表,但每个方子在清热的同时又兼顾了不同方向。小儿感冒颗粒可以清热兼除湿,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可以清热兼消积导滞,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可以清热兼定喘。如果症见口渴欲饮,涕浊痰*,面红耳赤,高热,舌边尖红,则基本可以断为热象,再根据其他表征选择对应的药物即可。
风热既可以由外感风寒郁里化热而来,也可能由感受风温而来。我的理解是,由着凉而来的选择用药可以根据病情发展阶段由解表散寒到清热解*,而由大规模流感传染,即感受时邪而来的,直接从清热解*入手(此处为本人观点,欢迎更正)。
不寒不热?除了明显的寒和明显的热,还有很多半寒半热,或一会儿寒一会儿热的表征让人摸不着头脑,怎么辨证用药呢?如果分不清是寒是热,我一般会选神一样存在的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颗粒
柴胡、姜半夏、*芩、*参、甘草、生姜、大枣。方中柴胡、*芩宣透清热,*参、生姜升阳散寒。姜半夏降逆止呕,甘草、大枣和中。此方出自《伤寒论》,是沿用了近年的经典方剂。之所以称为神一般的存在,是因为它可以清半表半里的热,和解少阳。如果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即所谓往来寒热,就可以选小柴胡颗粒。除此之外,症见口苦咽干,不思饮食,胸胁胀痛,心烦喜呕,都可以选择。
此处又要啰嗦几句。小柴胡颗粒除了可以应对外感伤寒,还可以疏肝和胃。一般由于肝经损伤引起的许多症状也都适用。我家小丫曾经在2岁以前发生过两次高热惊厥,当时还不懂中医,医院跑,医生又是给做头部CT,又是给打镇静剂,后来还挂了三天吊瓶。学了中医才知道,高热惊厥属于热极动风,多发于肝经薄弱的小孩,所以一般小丫发热我都会给先用小柴胡颗粒, 步疏肝,避免再次发生惊厥的情况。我自己也拖此神药的福,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后背莫名其妙疼痛,此处先提一笔,有空的时候详细写写。
还有一种也很难归类的外感,西医倒是有个明确的名字——胃肠感冒。除了有发热外,胃肠道的症状更多见,这样的病因病机在中医里归为湿邪。此处隆重推出本人心目中的二号神药,午时茶颗粒。
午时茶颗粒
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前胡、连翘、陈皮、山楂、枳实、麦芽(炒)、甘草、桔梗、六神曲(炒)、紫苏叶、厚朴、红茶。
方中防风辛温解表,祛风散邪;苏叶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羌活、白芷发散风寒,痛通痹止痛,共为君药。苍术、厚朴、藿香、陈皮、枳实辛温行气,健脾和胃;山楂、六神曲、麦芽健胃消食;柴胡和解表里,共为臣药。川芎走诸窍并入血分,连翘制约温燥药之热性,甘草调和为使药。诸药相配,共奏解表散寒,和中化滞,表里兼治之功。
如果你游泳或洗温泉回来出现了外感病症又上吐下泻,首先要考虑是不是感受湿邪。夏季暑热难耐,又遇到桑拿天,湿气闭郁不出,头昏脑胀,腹痛腹泻,也同样可以用午时茶颗粒治疗。除了午时茶颗粒,还有另外一个祛湿的神药,叫做大家都熟的藿香正气水。
好了,写了很多,也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用。以上这些中成药,都是我家常备的,小盆友有个头疼脑热,辨证用药无不随手奏效。如果每个麻麻都能多了解写中医知识,那您的小盆友真的有福气了,可以少吃很多抗生素,少打很多吊瓶了。
祝每个小盆友都健健康康,快乐成长。比心~
○说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作者本人的学习总结和生活实践,并不作为疾病诊疗方式的引导。
○文章引用段落均标明出处,如有版权疑问请联系本号作者。
玛雅麻麻爱生活
爱旅行
爱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