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
?点击上面“东营微文化”一键 近年来农村住宅逐步拆除,被楼房代替,我的老家十六村今年被列入拆迁计划,随着年4月9日搬迁工作组进村,陪伴我40多年的老家小院要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这个院有七间屋大,在我小时全是泥土房子,我们称为垍屋,那时的房子又矮又小,后翻盖成现在的砖屋,又亮堂又宽敞,天晴时,满屋满床的阳光,院子里被老爸老妈种的各种果瓜树木。一到春天,三棵桃树竞相开花,引的蜂蝶嗡嗡,小院也生机盎然。七八月份桃子成熟,三棵树的桃子各有不同的口味,一棵甘甜,一棵软糯,比卖的好吃多了,桃子一上色会引来好多的“铜钱郎”找那 的桃子咬,还有各种鸟也来啄。老爸的活来了,每天和铜钱郎和鸟斗智斗勇,塑料袋、遮阳网把桃子包起来,还是会有被蚂蚁、虫子咬得半截拉块的。南墙根边上、东墙边上、屋后面都是香椿树。四月份香椿芽嫩嫩的,树不知多少年了,比前邻的屋都高,谁去也要抅点,好几米长的竹竿上缠一个铁勾子就是抅香椿芽的武器,爸妈八十多岁的年龄还自己抅。炒鸡蛋、炸佛手、腌咸菜,放到冰箱里可以吃一年。原来进门一棵大枣树,秋天枣成熟,大清早被吵醒,两个哥哥爬到树上连打带晃,枣如雨点般噼里啪啦落下来,我和姐、妈拿着盆子、簸萁满院子捡。后来枣树长得太粗了,“骚角子”毛也多了,于是哥哥把大枣树砍了,在东面种了几棵小枣树,现在也长得不小了,每年会长好多的红枣,偶遇大风大雨,未成熟的枣吹落一地,老妈心疼的嘟囔好几天,枣子逐渐红甜,谁去老妈也会让摘,挑挑好的晒干,用来做汤和春节时蒸糕。 西屋边上的葡萄树也搭成了凉棚,夏天葡萄抽穗,先如小米粒,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八月份逐渐成熟,老爸老妈每天数算着每一穗葡萄,轰赶着鸟鹊,去年结了多穗,酸酸甜甜,人人来了吃上穗。北屋前面一颗柿子树,分大小年,即便小年也能结上几十个柿子,大年会挂得密密麻麻,熟透了像橘红色的小灯笼,撕破皮浓浓的汁水流出来,甘甜清爽,我偶尔用其和面,擀饼、蒸馒头,又甜又韧。有的柿子上面会长白点,老妈说是长虱子,不知具体是哪个虱子,反正她心疼不几。桃花谢了,牡丹花开,碗口大的牡丹花粉扑扑,一进院子就能闻到花香,原来这个位置种着一颗樱桃树,因长的樱桃极酸,被拔掉了。还有几棵无花果,有能越冬的,冬天在室外冻不坏,有不能越冬的,冬天只能抬到屋里,成熟到爆开的无花果极甜,是我不太喜欢的一种甜,老人却喜欢吃。 另外,满院子随处长的中草药、野菜,如婆婆丁、苦菜子、车前草、薄荷、艾草、大青叶、臭蒲子、人性菜、扫帚菜等等,老妈每年都要种*瓜、豆角、丝瓜、油菜、菠菜等,每天不是浇水就是摘虫,因为不打药,瓜果长得不出息,我却很愿意摘着吃。 最多的是婆婆丁,学名蒲公英,两种,一种生长较早,三四月份返青,紧贴地面生长,开极艳的小*花,老妈说这是野生的,药力大,还有一种四五月份才开始长,叶片大,嫩绿嫩绿,极喜人,这种可以拌凉菜,煎炒、包水饺,每年会陆陆续续拔许多许多。曾一位乳腺癌手术后,隔几天来拔些,一直吃到开花咬不到,再晾干、烘炒后泡茶喝。这两年我也经常拿些到班上喝,同事的姨炒制后在办公室满屋飘香。老妈说以后再也没有了,一天时间挖、摘、洗、切、晾,晾了四簸萁。到夏天最招眼的还数人性菜,能长的和小树一样,比人高的高,这是老妈去孤岛*马场时采回来的种子,叶子又肥又大,包水饺、擀菜饼特别香,与田地里矮矮小小的人性菜截然不同,每次用人性菜和韭菜擀的菜饼,女儿都撑的肚儿滚圆,说这是姥姥的味道。 每次去老爸老妈絮絮叨叨地细数这些花花草草的来历和生长特性,艾草是我从山上拔回一棵份生成一片,臭蒲子是从任楼XX那要的......处处透出她们的眷恋和不舍。 这个小院不仅花草丛生,枝繁叶茂,还承载了我们兄妹的欢声笑语、喜怒哀乐。 小时候,老爸在长春木材公司工作,每年回家,会带回花药,一种像现在烟花爆竹里面的药,提前用泥堆些泥窝窝头,晒干,把花药放进泥窝窝头中封好,从上面钻眼插上信子,年三十晚上,我的小伙伴、左邻右社提着自制的纸灯笼,挂满院中的天条(拴在树上的铁丝,供平时晾衣服),大家欢乎雀跃看放花,那是过年最开心 鲜的事。我上五年级时家里买上了黑白电视,好像正播放《射雕英雄传》,每天晚上电视机放在屋门口,院子里坐满老街坊。我还被老师训斥:“不好好学,看电视。”我是学习有自制力的,临近中考,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和一个借住在我家的同学,埋头学习,见我吃得少,用肉炒鸡蛋,那是那时 的饭了。雨后在院里一圈圈地走,背诵历史、*治、语文,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拿到我梦寐以求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全家人高兴地为我祝贺。 我10岁左右时,院里被哥哥养的盆盆罐罐缸缸瓮瓮都是鱼,好多好多的鱼,小侄刚会走,伸进头去看鱼,抬脚抬脚一头扎了下去,正好一个邻居来串门,一把把他提拎出来。姐姐是比较调皮的,一次她吃软枣,二哥追着她要,满院子跑,追上她从口袋里抓出来就往嘴里填,“啊啊!”全是羊粪蛋子。......记忆的闸门一打开就控制不住了,后来我们兄妹相继另立门户,这个小院只有爸妈生活,逢周末节假日我一定回来看看,吃上一顿老妈做的饭......点点滴滴、风风雨雨、一草一木,春天看花开花落,夏天种瓜种豆,秋天葡萄架下乘凉,冬天看雪花飞舞,这一切将不负存在了,再见了我的童年,再见了我成长的小院,再见了有空急急奔去的地方。老家的小院就要成为一种记忆,有一份失落,一份惆怅,一份欣喜,一份盼望。
作者简介:
马红霞,东营广饶,金融系统工作,喜欢运动、旅游,喜欢大山深处的静谧,更喜欢窗前捧书沉思,向往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生活。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橄榄绿鲁北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郝立新
编辑:张旋任晓娣吕娟娟文姐
征稿要求:散文,诗歌,小小说,随笔等各类体裁,字数在-字以内。投稿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