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样治疗小儿感冒

白癜风怎么样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辨证思路与方法

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感冒又称伤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气候骤变及冬春时节发病率较高。

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婴幼儿更为常见。因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邪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

1.感受风寒风寒之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肺气失宣。

2.感受风热风热之邪,侵犯肺咽。

3.感受暑湿暑邪外袭,卫表失宣,暑多夹湿,暑湿之邪束表困脾。

4.感受时邪外感时疫之邪,犯于肺胃二经。疫邪性烈,易于传变。

5.感冒夹痰小儿“肺常不足”,感邪之后,失于宣肃,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而内生痰液,痰壅气道。

6.感冒夹滞小儿“脾常不足”,感邪之后,脾运失司,则易致乳食停滞,阻于中焦。

7.感冒夹惊小儿“肝常有余”,感邪之后,热扰心肝,引动肝风,扰乱心神,易惊惕抽风。

1.根据临床表现区分风寒、风热、暑湿、时邪感冒。

2.注意小儿感冒特点,易夹痰、夹滞、夹惊。

3.根据发病季节,判断感冒证型。冬春二季多为风寒、风热感冒;夏季多为暑邪感冒;冬末春初,起病急骤,发病呈流行性者多为时邪感冒。

一、明确诊断

1.诱因气候骤变,冷暖失调,或与感冒患者接触,有感受外邪病史。

2.症状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微咳等为主症。

3.感冒伴兼夹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大便失调;或睡卧不宁,惊惕抽搐。

4.血象检查病*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5.病原学检查鼻咽或气管分泌物病*分离或桥联酶标法检测,可做病*学诊断。咽拭子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链球菌感染者,血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增高。

二、辨证要点

辨疾病性质及兼夹证

性质

主要症状

风寒

恶寒,无汗,流清涕,咽不红,舌淡,苔薄白

风热

发热,恶风,有汗,鼻塞流浊涕,咽红,舌苔薄*

暑热偏盛

发热较高,无汗或少汗,口渴心烦,舌质红

暑湿偏盛

胸闷,泛恶,身重困倦,食少纳呆,舌苔腻

时邪

起病急,发热,恶寒,无汗,烦躁不安,头痛,肢体酸痛,甚至恶心,呕吐,胸闷,腹痛,大便不调

感冒夹痰

除有感冒表证外,兼见咳嗽加剧,喉间痰鸣

感冒夹滞

除有感冒表证外,兼见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

感冒夹惊

除有感冒表证外,兼见睡卧不宁,惊惕抽风

三、辨证论治

一、常用中成药

1.午时茶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夹滞证。

2.小儿感冒颗粒用于风热感冒证。

3.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用于风热感冒证、感冒夹滞证。

4.清热化滞颗粒用于风热感冒夹滞证。

5.藿香正气口服液用于暑邪感冒证。

6.清宣止咳颗粒用于风热感冒夹痰证。

7.清开灵颗粒用于时疫感冒证和感冒夹惊证。

二、经验方

1.生葱茶(经验方)

功能:散寒解表,清热解*。

主治:感冒(风热犯肺)。

组成:茶叶10g,生葱根3条,银茶5g。

用法:开水ml冲泡,代茶。

2.苏羌茶(《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功能:辛温解表。

主治:感冒(风寒犯肺)。

组成:紫苏叶、羌活、茶叶各9g。

用法:上3味共制粗末,以沸水冲泡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3.银花薄荷饮(经验方)

功能:清热凉血解*。

主治:感冒(风热犯肺)。

组成:银花30g,薄荷10g,鲜芦根6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温热服。

4.五神汤(《惠直堂经验方》)

功能:发汗解表。

主治:感冒(风寒犯肺)。

组成:荆芥、苏叶、生姜各10g,茶叶6g,红糖30g。

用法:随量服。

5.姜糖苏叶饮(《本草汇言》)

功能:发汗解表,祛寒健胃。

主治:感冒(夹滞)。

组成:苏叶、生姜各3g,红糖15g。

用法:泡服,日2次,趁热服食。

一、药浴疗法

1.羌活30g,独活30g,细辛15g,防风30g,紫苏叶30g,白芷30g,桂枝20g,葱白30g,淡豆豉30g。煎水ml,候温沐浴,每日1~2次。用于风寒感冒证。

2.金银花30g,连翘30g,柴胡30g,桑叶30g,大青叶30g,薄荷20g,蝉蜕30g,栀子30g。煎水ml,候温沐浴,每日1~2次。用于风热感冒证。

3.香薷30g,金银花50g,连翘50g,柴胡30g,防风30g,淡豆豉30g,扁豆花30g,生石膏50g,鸡苏散50g,板蓝根50g。煎水ml,候温沐浴,每日1~2次。用于暑邪感冒证。

二、针灸疗法

1.针法取大椎、曲池、外关、合谷。头痛加太阳,咽喉痛加少商。用泻法,每日1~2次。用于风热感冒证。

2.灸法取大椎、风门、肺俞。用艾炷1~2壮,依次灸治,每穴5~10分钟,以表面皮肤潮热为宜。每日1~2次。用于风寒感冒证。

3.拔罐疗法在大椎、肺俞穴拔罐,每日1次。注意:留罐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皮肤烫伤。用于风寒感冒证。

本文选自《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陈湘君。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qingyea.com/dyjj/7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