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海中,撷取中药点滴趣事

自《神农本草经》面世以来,中药的数量有增长之势。作者在这个药海中,撷取点滴有趣的药闻,以飨读者。

(一)中药的来源

中药的来源有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在这三类中,一直以植物类占多数,故此,历代的中药著作多以“草本”著称,如我国最早的和世界的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我国最早的 部专著药学《神农本草经》;如我国的李时珍的《草本纲目》……

(二)中药的定名

菊花

(1)依据中药的产地定名:如川芎、川断、川贝等是四川产地;杭菊、浙贝等是浙江产地等。

(2)依据中药的气味定名:如鱼腥草、鸡屎藤、檀香、茴香、香附、麝香等。

红花

(3)依据中药的颜色定名:如青黛、赤小豆、紫草茸、红花等。

(4)依据中药的入药部位定名:如羚羊角、紫草茸、五倍子、苏子、莱服子苏木、鹿角等。

扁豆

(5)依据中药的形状定名:如刺蒺藜、孩儿参、马鞭草、扁豆、人参等。

(6)依据中药的生长特性定名:如桑寄生(寄生在桑树上)、冬虫夏草(冬生虫,夏长草)等。

杜仲

(7)依据中药的发现人或创用人姓名定名:如何首乌、使君子、杜仲等。

(8)依据中药的外来名定名:如胡椒(马来西亚)、犀牛角(印象主产)、番泻叶(印象主产)等。

人参

(9)依据中药的功能定名:如益母草能治妇科病、人参能大补元气、防风能治各种因风引起的头痛等。

(三)中药的采摘

(1)全草类:常要在开花期采摘。如益母草、仙鹤草、白花蛇舌草、泽兰等。

(2)树皮类:以每年的春季或初夏为宜。如白癣皮、合欢皮、地骨皮、五加皮、桂皮等。

玫瑰花

(3)花类:常在开花时采摘。如玫瑰花、旋复花、木棉花等。

(4)根茎类:常在春前秋后采摘。如桑枝、丹参、木通、桔梗、地榆等。

(5)种子类:适宜在种子成熟时采摘。紫苏子、白芥子、王不留行子等。

(6)果实类:宜在接近果成熟时采摘枳实、槟榔、苦楝子等。

(7)叶类:常在花将开或花盛期采摘。桑叶、大青叶、淡竹叶等。

(8)动物类:应据生长特性或动物的活动季捕捉。如地龙、百足、斑蝥等。

~END~

此文首发。

欢迎补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qingyea.com/dytp/11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