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邓先生本草汇
年下半年开始,受物价上涨、用工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市场“庄家”们人为干扰市场、垄断某些品种以及中药材推广使用量的增大(例如兽药禁抗,香烛市场、保健用品等),中药材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年通过走访四川、云南、贵川、甘肃等产地,发现现在农村劳动人口减少成普遍现象,很多品种面临无人种、无人采收的尴尬局面,雇工难、雇工贵的现象也非常严重。还有中药材的种植效益不如水果及其他经济植物效益大,导致药农的种植积极性不高,致使年中药材价格不断上涨。
受去年行情影响,年种植规模会增加,但根据当前情况分析,增加的幅度不会太大,不同生长期限的中药材的境况也有所差异。
当前,一年生长的根茎叶类品种,例如:板蓝根、大青叶、益母草、仙鹤草、车前子、龙胆草、川芎、生地等品种(上涨幅度在50%-%),种植户会马上种植,产新后价格有所回落。
但如果是种植需要3-10年期限的中药材,涨幅即使达到50%-%,种植户也在观望及收集信息,再加上生长年限,预计3年内都难以回落到年上半年价格,2-3年内大概还是会高位运行。
中药材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波及到了水产行业。年受农渔发1号文件以及禁抗*策的影响,市场对中药原材料的需求增加,下半年至今,中药材及植物原料粉销售量明显增大,例如:大*、*柏、*芩、桅子、甘草、鱼腥草、姜*等。下面笔者将对水产用量较大的几个品种目前的市场状况以及未来行情走势展开简单分析。
■*柏
一是*柏。*柏为四川道地药材,以邛崃、大邑、都江堰皮为优,对鱼虾类出血病、肠炎等有治疗效果。最近几年*柏从18元/公斤轻微上涨,进入年后,在产地资源减少及*连素加工厂的带动下,年到年春节后,涨幅达到%,现在市场价格基本在35-38元/公斤,*柏在人药及兽药占比的销量约20%左右。
最近几年*连素加工厂(以前用三颗针、*连)用*柏作为*连素的原料,*柏资源减少,种植户虽然大面积种植,但是*柏种植周期一般为10-15年,*柏5年内难以回落到年产新的价格低位。年*柏产新的价格应有所回落,市场价格应在33元/公斤左右。
■庆阳机器片大*
二是大*。大*别名川*,以四川、青海、西藏及甘肃产地为主,大*对鱼、虾类烂鳃等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四川、青海、西藏以野生大*为主,少量家种,该产区的货以人用饮片和中成药配方为主,最近几年价格略微上涨,市场饮片价格在24-26元/公斤,水产行业有部份企业使用,大多数以甘肃庆阳的大*(又名土大*)为主。庆阳地区为*土高原,历来以种植苹果为主,在苹果树下再套种大*,这是大*在当地的主要种植模式,年产量为吨左右。
最近几年因为苹果行情走低,很多人开始砍掉苹果树改为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柴胡、生地等,每亩地年收入达-元的经济效益,如果种植大*每亩地年收益几百元,所以套种大*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年在庆阳,大*的存货基本上已经卖完,也有部份农户重新种植了,种植面积约亩左右,按照这个种植规模,即便一年产吨大*;仍未能慢需畜禽行业的使用,水产上的用量可见也是捉襟见肘。
大*生长周期3-4年,按照种植费元/亩,肥料元/年,人工等直接成本超过元/亩,按照当地经济作物经济利益,年庆阳大*手工片价格应在8-9元/公斤,大*机器片应在12-13元/公斤。大*1.5-4元/公斤的低价时代犹如西去*鹤,一去不复返。
■栀子
三是桅子。桅子主要分布在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对*曲霉素和保肝利胆有明显治疗效果。年以前,桅子的价格一直在20元/公斤左右,经济效益高。年开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全国产地大力发展桅子,在年庄家大量拉庄,导致桅子产新价格突破20元/公斤。
但这样的行情并不长久,年初全国四大药都的桅子库存量达到吨的高位。年,在桅子销售缓慢的情况下,受到年高价运行,种植户会加强对桅子的管理,预计桅子年产新后价格会回落15元/公斤左右。
年70%的中药材品种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也直接影响到水产行业。
■车前子
以龙胆泻肝散为例:其中几味中药材价格都在上涨,配方中的生地,虽然分布种植区域比较广泛,但是生地的重要产区河南、山西在年生地生长中期受到暴雨灾情突袭,产量大幅下降,致使生地的市场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达50元/公斤,而在年才16元/公斤左右;车前子,虽然四川产量大,但是年受产新期频繁降雨的影响,车前子产量减产2/3左右,市场价从年的25元/公斤到年2月,已经上涨到历史高位元/公斤,预计年5月产新价格会大幅下降。
■泽泻
四川道地药材泽泻,一年生长周期,易成活,种植户在人工和肥料及劳动力上涨的情况下,种植户能卖到20元/公斤还是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年在庄家的推动下,只少量向市场投放泽泻,导致泽泻猛涨,加上产地种植户扩种,年泽泻已经回落到35元/公斤,但预计下半年下跌空间还很大。
综上所述,龙胆泻肝散原料价格失控,生产成本不断的上升,对渔药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企业提高产品价格,也可能对公司未来业绩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要么公司的利润下降很多。
当前,大部分对中药材有需求的水产企业只能找中药专业人员进行采购,少部分企业本身能对中药材品质鉴别真假的,会联系产地种植基地和大型合作社,从源头采购。
新的一年,水产用中药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一种趋势,但也有部分品种存在市场炒作的可能性,后市不排除出现大跌的可能。要如何应对?
一方面需要企业延伸采购渠道及行情分析趋势,根据实际需要理性囤货,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加大中药及植物粉的研发力度,例如:在中药及植物粉中加入渗透剂,增效剂等,或者改变剂型。用水、酒精等介质加工成粗提物,提高中药的使用效果,减少中药材的使用量,从而应对中药材涨价,在保障效果的前提下,保持企业利润。
本文是笔者对水产养殖行业用到的部分中草药原材料行情走势的趋势分析,欢迎同行多交流。如失妥当,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