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外用治水痘

作者:胡献国

编辑:寸心

水痘是由于感染水痘病*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极易造成流行,任何年龄皆可发生,但以1~6岁小儿多见,临床以发热、皮肤及黏膜出现斑疹、丘疹、疱疹、痂盖为特征,由于疱疹内含水液,状如豆粒,故名“水痘”。

中医认为

本病多为外感时行邪*,上犯于肺,下郁于脾而发病,其病在肺脾两经。当以清热解*利湿为治,介绍几则中成药外治方,供选用。

1.冰硼散: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涂患处,每日数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适用于水痘感染。

2.金*散:取金*散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涂患处,每日数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适用于水痘感染。

3.蛇药片:蛇药片5~10粒,研为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涂患处,每日数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适用于水痘感染。

4.新癀片:取新癀片5~10粒,研为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涂患处,每日数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适用于水痘感染。

5.颠倒散:大*粉、硫*粉各等量,加清水或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用棉签沾药糊外搽患处,每日3~5次。可清热解*,利湿止痒,适用于水痘感染。

6.青黛胶囊:青黛胶囊适量,去掉胶囊衣,研细,加麻油适量调为稀糊状,用棉签沾药糊外搽患处,每日3~5次。可清热解*,利湿止痒,适用于水痘感染。

7.六一散:六一散适量,研细,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用棉签沾药糊外搽患处,每日3~5次。可清热解*,利湿止痒,适用于水痘感染。

8.紫雪散:紫雪散1支,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处敷肚脐孔处,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天体温即可下降至正常范围。可清热解*。

9.柴胡注射液:将纱布1块,用本品浸透,而后取出复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或将本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两侧交替进行,每小时1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可疏风散热。

药浴可治痘

1.苦参洗剂:苦参、芒硝各30克,浮萍15克。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外洗患处,每日2次,每日1剂。可祛湿止痒。

适用于水痘皮疹较密,瘙痒明显者。

2.银石方:金银花、紫玄参、紫草、泽泻、车前草、薄荷、荆芥各9克,石膏30克。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用消*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另取药液适量放入浴盆中,加清水少许,浸泡患儿双足,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

可清热解*,利湿止痒。适用于痘疹感染。

3.芫荽生葱汤:芫荽、生葱各1握。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加清水少许,洗浴患儿全身,并浸泡患儿双足,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

可解表托*。适用于小儿水痘。凡小儿痘出不畅,洗浴后数小时即可透出。

4.二叶汤:板蓝根、大青叶、霜桑叶各30克。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加清水少许,洗浴患儿全身,并浸泡患儿双足,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

可解表透*。适用于水痘感染。

5.芫荽汤:鲜香菇50克,芫荽1握。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加清水少许,洗浴患儿全身,并浸泡患儿双足,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

可托*透疹。适用于水痘痘出不畅。

6. 汤:金银花、连翘、六一散、车前子各9克,紫花地丁、*花地丁各15克。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加清水少许,洗浴患儿全身,并浸泡患儿双足,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

可清热解*、利湿除疹。适用于水痘痘出明亮,疱液色*者。

7.土苓汤: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生苡仁、车前草各20克,赤芍、粉甘草各9克,土茯苓30克,*柏15克。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加清水少许,洗浴患儿全身,并浸泡患儿双足,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

可清热解*、利湿敛疮。适用于水痘根盘色红、晶莹饱满者。

8.四*散:*芩、*连、*柏、大*各等量,研细备用。每次20克,加温热水适量洗浴患处,并足浴,每日2次。同时取药粉适量,清水调匀,外搽患处,每日3次。

可清热利湿,解*除疹。适用于水痘疱液色*,大便秘结等。

食粥疗水痘

1.柴胡浮萍粥:柴胡、浮萍、大青叶、竹叶各6克,白扁豆、薏苡仁各2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白扁豆、薏苡仁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连续5~7天。余药渣可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外洗患处,每次10~30分钟,每日2~3次。

可疏风清热,解*祛湿。适用于水痘,发热,咳嗽,流涕,纳减,痘疹红润,稀疏椭圆,清净明亮,内含水液,并有瘙痒,二便调和,舌苔薄白,脉浮数或略数等。

2.桑菊连杏粥:桑叶、菊花、连翘、苦杏仁、芦根、桔梗各6克,甘草、薄荷各3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连续5~7天。

可疏风清热,解*祛湿。适用于水痘,发热,咳嗽,痘疹红润,稀疏椭圆,清净明亮,内含水液等。

3.清胃解*粥:升麻、*芩、*连、牡丹皮、生地、紫草、山栀、木通各6克,石膏15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连续5~7天。余药渣可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外洗患处,每次10~30分钟,每日2~3次。

可清热凉血,解*渗湿。适用于水痘重型,主要表现为壮热烦渴,口齿干燥,唇红面赤,神萎不振,痘疹稠密,疹色紫暗,痘浆混浊不清亮,甚则口腔亦见疱疹,并有牙龈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舌苔*燥而厚,脉洪数或滑数等。

4.双*连紫雪粥:金银花(双花)、*芩、连翘、桑叶、大青叶各6克,紫雪1克,大米30克,白糖少许。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紫雪、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次,早晚各服1次,连续5~7天。余药渣可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外洗患处,每次10~30分钟,每日2~3次。

可清热凉血,解*渗湿。适用于水痘重型,发热,痘疹稠密,痘浆混浊,牙龈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等。

5.薏米粥:薏苡仁30克,大米50克,扁豆24克。将诸药择净,将大米、薏苡仁、扁豆共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熬煮成稀粥,加食盐、生葱各少许调味,取出候凉,随意服食,每日1剂。

可清热利湿。适用于小儿水痘。

6.梅花绿豆粥:腊梅花15克,银花15克,绿豆30克。将诸药择净,先将前二味煎水取汁,绿豆煮粥,入药汁共和匀,加冰糖适量调味,每日1剂。

可清热利湿。适用于小儿水痘重症。

7.竹叶石膏粥:鲜竹叶30~40克(干品15~30克),生石膏45~6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先将竹叶与石膏加水煎液,去渣,入大米煮稀粥,白糖调味服食,每日1剂。

可清热利湿。适用于小儿水痘。

8.荸荠粉糊:荸荠粉30克,银花12克,甘草3克。将诸药择净,将银花、甘草置锅内加清水毫升,文火熬至毫升,滤去渣滓,冲入荸荠粉调成糊状,每日1剂。

可凉血解*。适用于小儿水痘。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好看”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qingyea.com/dytp/6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