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72治法,很实用也很全面,囊括了

中医临床72治法,很实用也很全面,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常见病种!

1.辛温发汗法: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无汗,脉象浮紧。药如麻*、桂枝、紫苏、葱白。

2.辛凉解衰法:用于风温初起。药如豆豉、防风、薄荷、桑叶、菊花。

3.轻宣肺气法:用于冒风音嗄,金实不鸣。药如麻*、蝉衣、桔梗,倘鼻塞流涕,用辛荑、苍耳子。

4.清疏暑风法:用于暑令感冒。药如香薷、藿香、青蒿、佩兰。

5.疏化表湿法:用于雾露雨湿外乘。药如苍术、白芷、防风。

6.清气润澡法:用于感受秋燥,清窍不利。药如薄荷、焦山栀、连翘、桑叶、杏仁。

7.两解太阳法:用于风湿症,疏风以解太阳之经,利湿以渗太阳之府(即膀胱)。药如羌活、防风、泽泻、获荃。

8.蠲除痹痛法: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药如桂枝、羌活、独活、川草乌、海风藤。

9.调和荣卫法:用于伤风。以调和气血来解肌散邪,不同于直接疏表。药如桂枝、白芍、生姜、红枣。

10.固表祛邪法:用于体虚容易感冒,或感冒后纠缠不解。药如*芪、白术、防风。

11.清凉透邪法:用于外感汗出不解,邪有化热内传之势。药如葛根、银花、连翘、薄荷、芦根。

12.辛寒清胃法:用于胃热症,脉象滑大而数。药如石膏、知母、滑石,竹茹。

13.苦寒泻火法:用于温邪化火,燔灼三焦。药如*连、*芩、大*、焦山栀。

14.清化湿热法:用于温邪挟湿,或脾湿胃热交阻。药如*芩、厚朴、滑石、半夏、通草。

15.却暑调元法:用于暑热伤气。药如人参、麦冬、五味子、竹叶。

16.清瘟败*法:用于温*证。药如大青叶、板蓝根、玄参、马勃。

17.清营透斑法:用于温热发斑发疹。药如生地、豆卷、石膏、赤芍、丹皮。

18.清泄心包法:用于温邪内陷心包,神昏谵语。药如紫雪丹、牛*清心丸、夹湿者用神犀丹。

19.泻下实热法:用于肠胃热结、便闭。药如大*、枳实、玄明粉。

20.清化荡积法:用于湿热食滞,腹痛下痢。药如木香、枳实、*连、青皮、槟榔。

21.清降相火法:用于肝胆火旺。药如龙胆草、赤芍、*芩、焦山栀、木通。

22.辛热逐寒法:用于寒邪直中三阴症。药如附子、干姜、肉桂。

23.甘温扶阳法:用于肾阳虚。药如鹿茸、枸杞子、巴戟天等。

24,温运脾阳法:用于脾脏虚寒。药如白术、炮姜、肉果。

25.温胃散寒法:用于胃寒泛酸,呕吐清水。药如吴茱萸、生姜,呃逆者用丁香、刀豆子。

26.辛滑通阳法:用于胸痹症,阳为寒遏。药如薤白、桂枝、瓜篓。

27.益火培土法:用于命门火衰,脾虚久泻。药如补骨脂、益智仁、炮姜。

不孕不育!艾灸全新思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qingyea.com/dytp/9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