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大国医学习赵炳南如何治疗急慢性荨

一、急性荨麻疹

赵炳南医案

(外散风寒,内清滞热)

吴某某,女,19岁。年3月28日初诊。

病史:发烧,身上起红斑瘙痒3天。3天前拍浮此后回家受风,俄然高热怕冷,浑身刮风疹,颜色深红,痒感显然,遇风则加剧。大便干而少,2~3天一行。尿色深*,身倦,胃纳欠安,精力尚好。

反省:体温39.6℃,浑身性赤色斑疹,合并成大片,压之退色。弦滑稍数,舌苔薄白。

辨证:里热外受风寒。

治法:凉血,散风静痒。

处方:大青叶30g生石膏30g麻*3g酒*9g

紫草15g茜草9g大生地30g白茅根30g

赤芍9g白鲜皮30g苦参15g薄荷(后下)9g

二诊:年3月30日。服上方1剂后,体温复原寻常,皮肤色红渐退,微痒,大便畅达,食纳好转。

处方:大青叶30g生石膏30g赤芍9g紫草15g

茜草9g丹参9g生地15g白茅根30g

薄荷9g大*9g玄参9g

三诊:年4月3日。上方服3剂,皮肤瘙痒已止,皮疹大部消退,躯干部惟独散在红斑,形态不规定,上方佐以养凉爽血之剂:

大青叶30g赤芍9g紫草15g茜草9g

丹参9g生地9g白茅根15g地肤子9g

*芩9g玄参9g

四诊:年4月6日。继服3剂后,又去拍浮未再病发。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

赵炳南赵老觉得,荨麻疹罕见的证型有风寒型、风热型、滞热受风型、贫血受风型,此中风热型、滞热受风型罕见于急性荨麻疹,风寒型、贫血受风型罕见于慢性荨麻疹。本例患者属于内有滞热,外受风寒型。患者身倦、胃纳欠安,大便干而少,2~3日一行,尿*赤,申明内有滞热;病发物价三月,气候尚凉,下河拍浮出水后感想风寒邪气,闭郁肌表,以是呈现恶寒发烧不适;浑身刮风团皮疹,色深紫,申明热已灼伤阴血。是以,处方中袭用小剂量的麻*散发风寒,开外相;薄荷辛凉散表祛邪;赤芍、紫草、茜草、生地、白茅根凉血活血;大青叶、生石膏清内热;苦参清热燥湿止痒;酒*通里导滞热,皎洁腑,内外双解。用药1剂则体温复原寻常,大便已畅,申明表邪已解,里热已退,但血分之热未清,再以凉血活血、清热化瘀以收功。

二、慢性荨麻疹

赵炳南医案

(辛散表之风寒,清泄里之湿热)

李某,女,41岁。年2月10日初诊。

病史:10余年来浑身不休产生红疙瘩,痒甚。患者10余年来不休在手脚、躯干产生大片赤色疙瘩,激烈瘙痒,时起时落,逐日迟早发疹较重,无必定部位,非常是冬天*昏入寝后更重,夏季亦不连续,曾经多方面诊疗不效。反省:手脚有散在指甲盖大或铜元大不整形之大片扁平凸起,淡赤色。脉沉缓,舌苔白,舌质淡。

辨证:先有蕴湿,外感风寒之邪化热,风寒湿热交杂,绸缪不去,发于皮肤。

治法:和睦阴阳气血,兼以清热散寒,疏风祛湿。

处方:五加皮9g桑白皮9g地骨皮9g牡丹皮9g

干姜皮9g陈皮9g藊豆皮9g茯苓皮9g

白鲜皮9g大腹皮9g当归9g浮萍9g

二诊:年2月17日。进服上方7剂,皮疹显然缩小,不过早晨出门后仍有小量皮疹,*昏也根底不发。

二诊:年2月26日。又继服4剂后,皮疹即彻底不发;又服3剂,临床治愈。

本例患者荨麻疹日久,屡屡发生,绸缪难愈,赵老辨证为素体有湿,感想风寒邪气,风寒郁久化热,风寒湿热四邪交杂而致病,诊疗上采用辛、温、苦之五加皮散风、除寒、燥湿,一药多用,配干姜皮、陈皮除风湿散寒理气,桑白皮清肺热,白鲜皮、牡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冬瓜皮、茯苓皮、大腹皮、藊豆皮利水消肿除湿,同时袭用浮萍散腠理之风邪,当归养血入血分,此二药疏导内外,和睦阴阳气血。诸药适用,抵达散风寒、清湿热、调畅阴阳气血的效用。

本方是赵老的阅历方——多皮饮,对原由不明的慢性固执性荨麻疹成绩较好。赵老觉得,如属感寒邪较重者,可重川干姜皮、陈皮;热邪较重者,可重用桑白皮、牡丹皮、地骨皮;若湿邪较重者,可重用冬瓜皮、茯苓皮、大腹皮、藊豆皮,风邪重者,可重用五加皮或可参预防风9g。

版权证实

本文摘自《皮肤病》(大国医典范医案诠解·病征篇)/段行武主编—北京:华夏医药科技出书社,.

注:文中所触及各种丹方、验方等仅供参考研习,不能做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担当由此形成的任何肩负!全部遵医嘱,切不成给本身妄下诊断。

杏林墨香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qingyea.com/dyjj/11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