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0月份是富士、国光、澳洲青苹等晚熟品种成熟采收的季节。作为收获的季节,各项管理格外重要。针对10月果树生产需求,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山西农科专家张一萍提出了以下管理建议。
张一萍
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山西农科专家
1
果实采收
采收期的确定:果实采收时期的早晚对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状有很大影响。实践证明,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同一地区的同一品种,每年从盛花期到某种成熟度所经历的天数比较稳定,可根据果实生长天数来预定采收期。如乔纳金为~天,王林为~天,国光为~天,富士品种需天数最多为~天。在生产中,要根据果实的成熟度及果实用途和市场情况,决定采收期。果实接近采收期时,个头还在膨大,色泽、香味、含糖量等还在增加,此时采收则过早,果实尚未成熟,个头小,色泽差,而且产量低。如果入库贮藏,在贮藏期间易失水,果皮皱缩,影响外观和品质。进入果实初成熟期,果实已完成生长和化学物质的积累过程,果实体积不再增大,色香味已具有本品种特点,大多数种子成熟。此时采收适宜长途运输和贮藏。果实成熟中期,果实已具备本品种固有色泽、风味和芳香,食用口味好,营养价值也高,此时采收适宜当地销售和短期贮藏。如果将果实过长时间挂在树上,成为完全成熟期,或成熟后期,果实接近衰老阶段,果肉开始变软发绵,食用口味下降,贮藏寿命大大缩短还会使果实发病率增高。如果是计划培育新品种杂交授粉后的果实,或是山定子、海棠果等计划采集种子用来育苗的果实,要等此时采收。所以必须适时采收,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的果实品质,较高的耐贮性。在采收前20天左右摘袋前,可喷 钾( 钾)倍,1~2次,促进着色。
采收前要摘袋,使果实在阳光照射下迅速上色。一般要在采收前20~25天摘袋,如果喜欢果实鲜艳,不要求红色过浓,可适当晚摘袋,在采收前10~15天再摘袋。在晋中地区可考虑摘袋时间为10月10日前后。如摘袋过晚,因气温低,果面色泽既上不成条纹红色,也上不成片红色,而是不漂亮的花花红。采收时间在10月底到11月初,这样果实可以在树上经过20多天时间,在阳光下完成糖分的再积累和转化,果皮长出蜡层。全果通红、光亮、这才是理想的果实。摘袋后,可喷~倍的 酸钙等有机钙制品,可提高苹果的耐贮性。在生产中。有些果农摘袋和采收偏早,造成果实外观尚可,但口味差,耐贮性差,应引起注意。与9月份同样。在果实摘袋后,要进行摘叶、转果、铺反光膜等促进者色的工作。并分期分批适时采收,提高果品质量。
果实采收后,进行分级处理,将计划长期贮藏的果实和短期贮藏的果实迅速预冷分别入库贮藏。一般果库的温度经先期冷却后,温度均较低,而果实从田间采收回来,带有大量的田间热,不宜立即进库。采收后的果实, 先在遮阴的敞篷下预冷再入库。
2
病虫害防治
防治苹果腐烂病。秋季是腐烂病的第2个高发期,要及早对主干、主枝等处刮除翘皮,集中烧毁。发现新生腐烂病疤彻底刮治,并用40%氟硅唑乳油~倍液涂抹处理。或用43%戊唑醇悬浮剂~倍液,或45%代森铵(施纳宁)水剂倍液等。
3
幼龄果园管理
10月下旬前,对幼龄果园提前灌冻水,水量要充足。水渗后进行耕翻、细耢;可使土壤冻结稍晚,冻土层浅,翌年开春土壤解冻早,寒、旱危害轻,有利于防止幼树抽条现象的发生。
防止大青叶蝉危害。为避免幼树因大青叶蝉在其枝条上产卵而造成死枝、死树的现象发生,于10月上旬前在幼树主干、主枝上涂白。涂白剂的配方是:生石灰10份、食盐1~2份、水35~40份。用水将生石灰化开,去渣,倒入食盐水中,搅拌均匀即成。
编辑:王大伟 审核:申红涛
往期推荐···
3月份果园管理建议
4月份果园管理建议
5月份果园管理建议
6月份果园管理建议
7月份苹果管理建议
8月份苹果管理建议
9月份苹果管理建议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