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束表,肺卫失宣,证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1.姜糖饮《食疗简便方》
[组成]生姜10克,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生姜洗净切丝,放入瓷杯或保温杯中,沸水冲入,加盖浸泡5分钟,加入红糖溶化即成。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如得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
[按语]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生姜“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说明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加红糖不仅为了调味,因红糖性温,能协同生姜发汗和胃。民间多用此方防治淋雨受寒,颇验。
2.葱白粥《小品方》
[组成]连须葱白7根,粳米60克。
[制法]先将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葱白,稍煮一、二沸即成。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按语]葱白发散风寒,和胃止痛。《神农本草经》称能“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说明其发散之力颇强,入粳米煮粥,可促进出汗作用,又能调和胃气,使发汗而不伤正。
3.葱豉*酒汤《必效方》
[组成]豆豉15克,葱白30克,*酒适量。
[制法]先将豆豉加水煎煮10分钟,加入葱白再煮5分钟,去渣,兑入*酒。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务令汗出。
[按语]豆豉解表除烦,葱白发散风寒,加*酒可促进发汗,三药合用,共奏祛寒、发汗之效,对感受风寒较重,病人体质较为结实者可用此方。
4.二根汤《颜氏验方》
[组成]大白菜根3个,大葱根7个,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大白菜根、大葱根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加入红糖溶化。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按语]大白菜又名菘,《本草纲目》称能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加葱白、红糖温寒发汗。用此方治外感风寒之兼有肠胃症状者较宜。
5.姜糖苏叶饮《本草汇言》
[组成]生姜3克,苏叶3克,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生姜洗净,切成细丝,与苏叶、红糖一并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人,加盖浸泡10分钟即成。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加被取汗。
[按语]苏叶发散风寒,和胃止呕,对风寒表证而兼胸闷呕吐症状用之最为适宜。本方加生姜、红糖增其祛寒和胃的作用,用治受寒所致的胸痞作恶,有药到病除之妙。
6.生姜粥《兵部手集方》
[组成]鲜生姜9克,粳米60克。
[制法]先将鲜生姜捣汁,或切成薄片,与粳米一起加水煮粥。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加被取汗。
[按语]鲜生姜擅长发汗,又能和胃,与粳米煮粥,兼有温补脾胃之效,此方用于老年或胃气虚弱者新感风寒,标本兼顾,最为恰当。
7.羌英汤《颜氏验方》
[组成]羌活9克,蒲公英9克,大青叶9克,红枣6枚。
[制法]急火煎服,服后加被取汗。
[按语]寒温并用,擅治风寒型感冒,风热型亦能取用。
注:以上方药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医德馨堂
武郎中 “专业的,值得信赖”!
在这里了解中医,在这里学会养生——
武郎中公众
五味子养生坊shengfang
中医爱好者
回复“武郎中”三个字,了解更多有关武郎中的信息。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